发布时间:2025-01-01 22:57:49 来源: sp20250101
本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简称“中青赛”)各项赛事顺利完成。这项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主办的赛事,正朝着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目标靠近,打通了体育界、教育界以及社会层面参赛队之间的壁垒。
从3月开赛到12月落幕,本届中青赛共设18个年龄段,从小学男女子组U8开始,到男子U19和女子U18及女乙联赛。第二届中青赛共进行2101场比赛(初中年龄段及以上全国总决赛),较第一届增长45.6%。全国赛事阶段共有484支参赛队、10584名球员,球队和球员数均有增长。
“中青赛面向全体青少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加比赛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中青赛赛事办公室主任、中国足协主席宋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足球事业发展也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还需要久久为功,但一年看着比一年更好,踢球的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多,这就是希望。”
联赛体系正在夯实 港澳球队首次参与
中青赛的举办,为球员提供了成长平台,也体现了主办方希望推动全国各地青少年赛事体系建设,从而普及人口和培养精英的深层次考虑。
以国际足联、欧足联举办青少年阶段的世界杯、欧锦赛为例,主要目的是激励各国和地区会员协会在适龄球员年龄段,形成稳定的联赛架构,畅通从人口普及到精英培养的上升通道,使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球星和强队代代传承。
与之相似的是,中青赛如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需地方赛事体系构建完善,因为人才根基在地方。而为了登上中青赛这个舞台,一些年龄段的参赛队先要通过地方预选赛考验。两大赛事体系“挂钩”,正是主办方希望看到的。
据介绍,本届中青赛共有24个地方赛事办公室组织了小学年龄段赛事;共有30个地方赛事办公室组织了初中年龄段U13组预选赛,共280支参赛球队,参赛球员5816人……重庆、上海等地都已进行多轮次、长周期的地方联赛,取得良好效果。
主办方则在男子U13和U15全国总决赛名额分配上,考虑将把标准从“地方赛事有没有”向“地方赛事好不好”转化,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地方在初中年龄段设置周期长、赛制稳定的主客场赛事,缓解“12岁退役”现象,让更多青少年在中学有球可踢。
随着参赛规模扩大,港澳球队今年首次参与赛事。香港东方足球俱乐部U13和澳门U15代表队分别在沈阳和平赛区、河北香河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与内地球员同场竞技,切磋技艺,增进友谊。
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关注“12岁退役”现象
中青赛一项宗旨是打通体、教、社会之间的壁垒。那么,职业俱乐部梯队及体校专业队、校园足球队、社会培训机构球队之间,同场竞技时,有怎样的特点和趋势?好苗子能否在三者间顺势发展?
记者从中青赛赛事办公室了解到,主办方今年通过对各年龄段参赛类别统计后发现,在男子U13年龄段,12强球队只有3支职业俱乐部,占12强的25%,学校、青训机构、体校等占比达75%。男子U15年龄段,12强球队仅有2支学校代表队,俱乐部占比达75%,而男子U17年龄段16强俱乐部和学校的占比约为一半一半。
分析来看,在U13年龄段,由八人制转至十一人制比赛,学校和社会青训机构竞争力强,职业俱乐部没体现明显竞争力。但到了初二初三,受升学考试、训练时间等影响,学校球队竞争力明显下降。到高中年龄段,随着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对足球运动理解认识加深,部分聘请高水平教练员的学校代表队展现出不错的竞技水平,职业俱乐部在高中年龄段没有把学校队伍甩开。这反映出体教融合、坚持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并重的积极成效。
“我们也思考,如果初二、初三年龄段,学校球员也能有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是否能够在15岁时有更多可以选择的优秀青少年人才?这也是下一步值得去研究和梳理的问题。” 中青赛赛事办公室执行秘书乔岱虎说。
中青赛平台搭建后,球员可以展现天赋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从足协到俱乐部、校园、青训机构,都在通过赛事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库。一些球队的亮眼成绩也引来关注。比如,第一届中青赛女子U17组冠军济南历城二中女足获得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以中青赛U15组冠亚军为班底组建的国字号集训队在2023年9月的东亚杯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冠军。
7月28日,济南市历城二中女足成员捧起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的冠军奖杯。新华社记者 霍晶 摄
球员培养方面,在校园足球与职业俱乐部梯队间建立起平台和通道,让好苗子能够进入梯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和提升,是一个发展思路。比如,双方可以通过设立定期选秀平台等,合作共建训练营和青训中心,使俱乐部球探、教练员能发现和愿意培养在校园足球中表现优秀的孩子。
主办方也希望通过赛事杠杆促进体教融合。中青赛赛事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袁永清表示:“我们希望俱乐部和学校加强合作,前者提供更专业的教练资源,后者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让青少年能在成长中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并重,这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重庆青训八中、大连理工附中龙卷风队等都是不错的案例,俱乐部、协会为学校提供高水平教练资源,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教育保障,促进全面发展。
谈到困扰中国足球发展的“12岁退役”现象,他说,这需要教育、体育部门和足协进行系统性解决,通过制度设计打消球员、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希望能通过中青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举办,不断夯实青少年足球文化,不断获得社会认可,尤其是球员和家长的认可,能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那便会有更多孩子能在初中继续足球生涯,甚至向高中和大学延伸。这样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值得期待。”
保持热爱 更新理念 共筹资金
两届赛事举办以来,比赛质量逐步提升。但在球迷们更关注的成年国家队里,怕逼抢、节奏慢、“无效回传+开大脚”等技术顽疾,依然存在。因此,球员们在青少年阶段学会识别战术场景和理解比赛原则很重要,有助于在未来更高强度对抗下做出正确决策。
在中青赛,一些青训教练也在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不少球队坚持从后场组织进攻,尝试保持控球权,注重快节奏转换(山东泰山、郑州九中等),而这些球队成绩也都不错。
主办方则通过教练员座谈会、青训大纲宣讲、调查问卷等形式,向教练们传递中国足球的青训理念,比如球员培养的“五环”模型(技术、战术、身体、心智和社交能力),青少年比赛、训练和执教理念等。不少教练员通过赛事期间的知识传递,对球员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希望每名青训教练员都能意识到,他们肩负的责任不仅是带领孩子们在十几岁赢下某一场比赛,或拿到某一个比赛冠军——而在于帮助这些孩子保持对足球的热爱,在未来也能借助今天学到的东西不断前进,”中国足协A级教练员培训班主讲师戴振澎说。
随着办赛经验积累,主办方也看到不足和问题。比如,地方赛事办公室工作合力还不够,普遍反映成员单位间沟通不顺畅、配合度较低;适用于青少年赛事组织的时间不充裕,教育和体育部门以及足协各自举办的赛事较多,需要拿成绩的队伍,在不同赛事间“换马甲”参赛;地方赛事参赛球队少、参与积极性低;经费支持不足,缺少场地租赁、医疗安保等专项经费支持,难建立长期、稳定、多层级的周末主客场联赛体系等。
展望第三届赛事,主办方表示,将通过凝聚共识、完善沟通机制,统筹各项赛事安排,加强裁判员培训、规范教练员行为,打造品牌等措施,逐步解决影响赛事运行的困难。
据了解,赛事经费主要由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资助和中国足协自筹等两部分组成。下一步,主办方希望在政府和市场两条路进一步探索。比如,教育部门、体育部门、足球协会共同筹措赛事经费,对各自系统参赛队、办赛单位提供一定的财政引导资金,确保地方赛事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此外,三方也需借助各自优势,不断扩大赛事关注度和影响力,吸引市场加入赛事活动,分担资金压力。(记者岳东兴 公兵 肖世尧)
(责编:杨虞波罗、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