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农业绿色发展新优势(话说新农村)

发布时间:2024-12-22 22:28:01 来源: sp20241222

  切实发挥全链条合力,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更大功夫,必将进一步塑造农业绿色发展新优势,推动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甘肃省通渭县襄南镇东坪村,田地里大片农膜“锁住”水分,玉米攒足了劲儿拔节;牛圈里刚添上青贮玉米秸秆,100多头肉牛吃得正香。“加厚农膜保墒效果好,玉米长得壮实。每年收割完把秸秆集中起来青贮发酵,1亩地产3吨饲料,够一头牛吃半年。”种养大户孙爱红说。

  近年来,通渭县实行农用地膜“以旧换新”,农民回收、使用地膜积极性大大提升。今年全县共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5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4万亩。

  大田生产旺季,在乡村走一走,农业绿色发展的印迹无处不在。“十四五”期间,伴随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出炉、一系列重大行动落地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越来越鲜明。目前,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较10年前提升了0.35个等级,化肥农药利用率实现“双减”,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实践表明,生产生态一起抓,不仅守住了稳产保供的底线,也抬升了绿色发展的“高线”,提高了现代农业的韧性和成色。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收紧的现实,通过耕地用养结合、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等途径,向绿色生产要质量、要效益,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多宝贵空间。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要切实发挥全链条合力。一些农业废弃物之所以难以回收利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堵在了“半路”。就拿畜禽粪污来说,转化成有机肥就近还田消纳,技术上并非难事。但从实际操作看,收集、转运、堆沤发酵等诸多环节,离不开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主体。打通这些环节,要加大上下游统筹衔接力度,探索市场化运营、生产者责任延伸等机制,在源头减排制度建设、绿色金融激励补贴、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协同推进,才能让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真正落地。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要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绿色发展是个大课题,仅仅依靠政府“一头热”显然不够。长期来看,推动政策举措转化为市场自主行为,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相应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让农民从养护资源、循环种养中获得更多实惠。在湖南衡阳市,当地将绿肥与有机稻米、生态旅游、优质蜂蜜、时令蔬菜等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绿肥+”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内蒙古,返乡大学生杨国民借助电商直播平台,将大草原的羊粪肥卖到了全国。健全绿色产品优质优价的联动机制,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广大农民“因绿而富”,能为绿色生产的良性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绿色兴农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着力点。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更大功夫,持续延伸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必将进一步塑造农业绿色发展新优势,推动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1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