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7:26:28 来源: sp20250107
本报云南德宏7月13日电(记者徐鑫雨 通讯员朱边勇、尹以祜)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中国犀鸟谷”,经123天的孵化、育雏,一窝在人工巢箱繁殖的花冠皱盔犀鸟于近日成功出巢,这是我国犀鸟人工招引巢箱首次野外成功繁殖犀鸟。
犀鸟被誉为“热带雨林的农民”,能长距离传播种子,对维持动植物关系、扩大热带雨林面积起到重要作用。西南林业大学副教授段玉宝介绍,犀鸟不会主动啄树洞筑巢,它们需要用天然的树洞或其他动物遗留的树洞筑巢。我国境内符合犀鸟筑巢的天然巢穴非常有限,通过在合适的生境增添犀鸟人工招引巢箱是补充犀鸟巢穴的一种较好方法。这次犀鸟人工招引巢箱野外成功繁殖犀鸟对中国犀鸟研究、未来种群数量恢复、物种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花冠皱盔犀鸟等3种犀鸟在盈江县“中国犀鸟谷”有稳定繁殖记录。2021年,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以保护区技术员、护林员和社区村民为主的犀鸟巡护队,对辖区内犀鸟进行保护和日常监测,发现随着犀鸟数量的增加,出现了争巢、营巢树不足等情况。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尝试通过放置犀鸟人工招引巢箱等方法解决这些难题,经过3年不断对犀鸟人工招引巢箱的纠正、升级,1巢花冠皱盔犀鸟近日在犀鸟人工招引巢箱成功实现了招引、繁殖及幼鸟成活出巢。
“我们将持续推进成果应用和推广,周密制定犀鸟五年行动保护方案,通过一系列保护繁育科技创新措施,助推‘中国犀鸟谷’犀鸟种群及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杨正华说。
(责编:罗知之、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