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1:13:03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乌兰察布11月1日电 题:草原“陶人”闫强:用泥塑讲述“神舟家园”的故事
中新网 记者 张林虎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要用爱和希望认真培养每一位孩子;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要将传统泥塑与钧瓷传统文化结合,打造出四子王旗特色艺术作品和工艺产品。”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泥塑非遗传承人闫强如是说道。
图为闫强正在塑形。 张蜀雁摄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2006年,泥塑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学生返乡上讲台
闫强所在的位置是内蒙古四子王旗,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因神舟飞船多次着陆于此,被誉为“神舟家园”。
初见闫强,他正坐在工作室中,一边对手里的泥巴进行拍捏,一边旋转着面前的雕塑转台。
图为闫强正在刻画。 张蜀雁摄不到两个小时,一捧再普通不过的泥土,在闫强手下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形神毕肖的蒙古族姑娘形象,他为泥土赋予了“生命”。
“受父辈影响,我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3年级,我学画画的同时看着爷爷做泥塑,帮他做些简单的泥活儿。”闫强说。
大学毕业后,闫强回到家乡在小学担任美术教师。教学之余,他从未放弃过对泥塑、陶艺的制作研究与传承创新。而作为非遗传承人,如何把这项技能传承和发展下去,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图为四子王旗第三小学的泥塑特色课堂。 张蜀雁摄2017年9月,闫强把泥塑、陶艺课程引入校园,成为四子王旗第三小学校本课程和社团的特色课程,赢得广大师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泥塑以物载道,其制作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为了提升作品价值,闫强把四子王旗特有的属性融入到泥塑作品中,例如红色教育、草原文化、“神舟家园”等等。
截至2022年,闫强共培养了200多名泥塑、陶艺学生和多位美术教师。“让非遗走进校园,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精神熏陶,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小小‘传承人’,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闫强说。
草原上的钧瓷情
四子王旗城卜子村是金、元王朝设置的净州古城。一次偶然,闫强得知城卜子出土了大量的宋、金、元钧瓷器物,他多次联合专家进行考察,发现大量窖灰和烧造痕迹。怀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他决定复烧断代800多年的钧瓷。
图为闫强制作的蒙钧瓷作品。 张蜀雁摄自2014年开始,闫强先后去山东、江西、河南等地学习考察,访名师学技艺。历经千辛万苦,闫强终于在2017年利用本土资源与现代化钧瓷工艺结合,成功复烧出断代800多年的钧瓷,填补了四子王旗乃至内蒙古陶瓷文化的空白。
如今,在各大名师的指导下,闫强打造出了四子王旗本地特色的陶瓷产品,先后制作了“四子王尊”“神舟杯系列茶具”“草原文化系列陶瓷作品”“如意神舟主人杯”等上千件钧瓷精品和旅游纪念品。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要让人从自己的作品中,体会到当地文化的精髓,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闫强说。
图为闫强制作的蒙元文化雕塑倒流香摆件半成品。张蜀雁摄2020年,闫强开始通过线上公益课堂,培训全国各地的陶艺爱好者,其中多数为各地美术教师和陶艺从业者,目前已有20多名教师在学校开设了陶艺社团兴趣课。
如今,闫强不仅被聘为内蒙古陶瓷协会副会长、内蒙古陶瓷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并加入匠人百科平台,享受匠人百科会员永久身份。其作品《乡村闲暇一景》荣获第五届内蒙古陶艺作品展银奖,作品《啸》《乡村一景》入选“中华颂 非遗传承文脉——内蒙古黄河非遗美术作品展”。
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2023年,闫强利用废弃学校,兴建了“四子王旗陶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基地设有拉坯室、塑形室、注浆室、彩绘室、实验室、大师工作室等多功能的教育教学基地,可容纳200多名学生上课。
“把手艺做到极致是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在闫强看来,工匠精神意味着一个时代、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的传承。
教学基地的建成,是四子王旗在落实“双减”政策下,打造素质教育课堂特色文化的一大亮点,更是一种文化的注入和传承,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为闫强制作的“乡村一景”泥塑作品。 张蜀雁摄闫强表示,非遗技艺要守正创新,要传承和保护的是文化,对于非遗技艺的形式、内容的创新,并不会改变其本质,非遗传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让非遗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我想在本土打造一个从非遗文化传播教学,到非遗技术沉浸式体验,再到非遗文化产品孵化落地的完整生态,打造具有四子王旗品牌的‘陶艺文化’。”谈到未来,闫强信心满满。(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