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5:26:30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学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各艺术门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传播力,也是沟通民心、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20日,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的专业沙龙在北京举行。
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汉学家、翻译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作家们如何创作出能够受到不同读者欢迎的作品?到场嘉宾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回答。
汉学家与翻译家,架起沟通桥梁
作为中国智慧和经验的传播者,汉学家们翻译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为世界认识、理解中国提供了新鲜的视角。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庆祥介绍,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大批作家作品得到了很好地推广,比如刘震云、余华、毕飞宇等等,他们的作品被翻译到海外以后,在海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他表示,近些年,随着影视转化、IP孵化,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爱上了中国的当代文学。海外读者通过这些作品了解中国,也变得更加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文化。
“在上述过程中,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桥梁。”他介绍,例如,知名汉学家李莎翻译过很多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品,比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等等。
实际上,李莎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她表示,今年12月份左右准备邀请刘震云到意大利做巡回演讲,去四个地方,罗马是最后一站,那里有罗马书展,可以做讲座。
汉学家、翻译家吉来表示,自己翻译过不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去年翻译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土耳其读者的反映特别好,他们很喜欢这本书。
语言背后包含的文化信息
据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介绍,五年来,北京市文联已经助推刘恒、梁晓声、毕淑敏等35位知名作家的41部作品与海外出版社签约,覆盖了18个国家的13个语种。
中国当代文学要“走出去”,在写作等方面的关注点应该是什么?
结合自身经历,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孙甘露提到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翻译的问题不完全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语言背后还包含了很多文化信息。”
此外,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如何激活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使其变为当代写作的资源,也是不少作家思考的议题。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表示,传统之所以为传统,在它那个年代里是具备极大创新能力的,自己最近写的这批小说,便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巨大影响。
作家周晓枫擅长写散文,也创作过《小门牙》等童话故事。她表示,从散文到童话,自己的作品文体展现方式变了,也拥有了更多读者,“更多反馈都特别有助于我的成长”。
对于写作,周晓枫认为,就如同去远方的候鸟一样,道路遥远,让我们的翅膀更有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大的世界里,有更远的目标以及有更强大的内心和力量。”
如何创作出更理想的作品?
那么,什么样的理想作品,能更好地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所接受和认同?
对此,周晓枫认为,很多作品之所以能触动自己,是因为作者内心诚恳,想象独特,写作手法勇敢丰富,“我们的文学和他人的沟通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用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说话”。
李修文曾经和一位导演带着自己写的两个故事去了一个知名国际电影节,“大家说要拍哪个?对方毫不犹豫选择了拍《猛虎下山》,他认为这是当代的,是中国的。”
“中国人这么多年的成长,包括大家在影像、文字、叙述上做出的探索,已经在国际传播中建立了自身的主体性。越是在今天复杂的语境当中,越是要强调认清楚自身的生存处境和文化处境。”他说。
孙甘露则认为,包括翻译在内,交流总是这样,就像写作一样,“写东西不要想着我要写一个特别棒的、最好的作品,放松自己,取其中,恰恰是比较好地能传达自己的途径。”
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出海”之路,现场的汉学家给出了十分具体的建议,比如多参加书展等等。李莎表示,面对面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中国作家太多了。”(完)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