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发布时间:2024-12-15 15:54:32 来源: sp20241215

  【长城走笔】

  作者:刘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90年前的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巨大的勇气,克服无数困难、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壮举,也孕育而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须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充分展现了乐于吃苦、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这种革命风范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始终追求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政治灵魂,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坚定意志。长征精神也成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长征途中,我们党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为长征胜利提供了力量源泉。

  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长征胜利结束后,毛泽东同志就高度评价长征精神的意义,提出长征不仅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更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周恩来同志也强调“我们一刻也不能丢掉长征精神”。我国开启改革开放、迈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邓小平同志也高度重视长征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提出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提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长征路,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还会遇到“雪山”“草地”,还要攻克“娄山关”“腊子口”,必须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一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要进一步发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长征精神,始终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无条件遵守党的纪律,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打牢官兵忠诚于党的思想根基。

  二是要坚定新时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而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我们应当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将其内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

  三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的长征精神品格在新时代更加彰显。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必须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

  四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长征精神。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实际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客观现象、分析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要求,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行稳致远。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3日 07版)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