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评论员观察)

发布时间:2025-01-07 14:59:14 来源: sp20250107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才能兼顾发展和减排,逐步实现“双碳”目标

  浙江桐乡一家企业的5G智慧工厂长丝生产车间内,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系统,大屏上显示生产全过程的能耗情况:生产源头,采用原液着色技术生产免染纤维,仅印染工序每年就可减少污水排放600万吨;末端处理环节,借助超低压蒸汽回收及凝液回收技术,每年可减少95%的固体废物和65%的温室气体排放。包含绿色车间在内的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折射出我国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从全国各地公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来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各地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面向未来,只有强化“双碳”目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才能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紧迫要求,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战略机遇。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才能兼顾发展和减排,逐步实现“双碳”目标。在江苏徐州,徐工集团不断推进供应链绿色管理,通过把稳供应商准入关、将绿色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等方式,带动链上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绿色工艺及绿色精益制造;在安徽宿州,漂浮式光伏电站让“废水”变成全新的电站载体,实现了采煤沉陷区的“变废为宝”。这说明,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就能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需要认识到,传统产业事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民生刚需,事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同样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把其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化发展,传统产业不仅不是包袱,还能创造新财富。比如,云南铝业公司,以前铝电解熔铸生产过程中的铝灰“埋不了、烧不净、没人要”,现在依靠新技术每年能在铝灰中回收氧化铝约2万吨,创造价值2000万元以上。这启示我们,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并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传统产业大有可为,从业者可以大有作为。

  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要看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总体状况是富煤贫油少气,长远来看,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我国将逐步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利于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真正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展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把能源产业从“资源属性”转变为“制造属性”,将有力助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能源安全自主可控。

  神州大地上,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新征程上,抢抓“双碳”目标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我们定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