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九十六岁老人节衣缩食十年捐资助学:兴家乡 育人才

发布时间:2024-12-23 21:16:34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网 嘉兴9月9日电(胡丰盛 沈晓洲)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雷达兵,少年时期,毅然投入中国雷达事业;他是情牵桑梓的老人,年至耄耋,十年给家乡捐款200万元。

  “我不是慈善家,不是土豪,也不是富翁,家族中也没有做生意的,但我希望为家乡教育做一点事……”他说。

  他是浙江省桐乡市96岁高龄的夏克同。

  2015年4月9日,时年86岁的夏克同回到浙江桐乡濮院镇,捐出人民币100万元成立了夏氏家族教育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濮院镇范围内学校的优秀及困难学生。4年后,夏克同又追加捐赠100万元。

夏氏家族教育基金发放仪式。 陈建钟 摄

  2024年是夏氏家族教育基金发放的第十年。前不久举行的濮院镇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教育条线先进颁奖典礼活动上,夏氏家族教育基金再次向90名学生、教职工发放奖励,共计9.24万元。

  现场,已经96岁高龄的夏克同未能到场,然而他的故事却早已深深刻进每一位师生心中。

  “我觉得把钱用于培养人和教育人的事业最有意义,成立夏氏家族教育基金,算是圆了我的夙愿。”他说。

  2015年至2023年,夏氏家族教育基金在濮院镇政府与桐乡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已奖励、帮助学生655人,奖励优秀教师158人,奖励金额累计达83.71万元。

  不过,夏克同200万元慷慨捐赠的背后,是无法想象的节俭。

  曾有媒体来到夏克同家中,他和老伴萧芸华两个人一起在杭州生活,没有请保姆,事事亲力亲为。他们选择住在最小的卧室,不足10平方米,里面摆放着跟随了夫妻俩近半个世纪的老式家具。

  “这个房间小,空调温度不用打很低就很凉快,电灯的瓦数也最小,省电!”老伴萧芸华说。

  在卫生间,有一块被用得发黄且磨出破洞的毛巾,这是夏克同的洗脸巾。“他说毛巾破了补一补,他还要继续用。”这让同样节约的老伴也有点“受不了”。

  几十年来,夏克同很少买新衣服,大多是儿子穿旧了的,他拿回来继续穿。家中到处都是老两口积攒了一辈子舍不得扔掉的旧物。

夏克同和老伴萧芸华捐赠现场。 陈建钟 摄

  “这么多钱,自己留着用不好吗?”面对别人的问题,夏克同笑了笑:“把钱投入教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有了人才,才能兴家乡、强国家。希望这个教育基金能对濮院的教育事业有所促进,我的家乡能培育出更多杰出人才。”

  “我虽然离开濮院很长时间,但我对濮院的感情始终很深。我家所在的地方,当时叫作新桥堍,老宅附近的翔云观,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忆起家乡的小桥流水,夏克同说,那是一种熟悉而又温暖的味道。

  夏克同在濮院度过了童年,小学五年级时随母亲去了上海,在上海完成了中学的学习,194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交通大学,1959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

  彼时,面对祖国的召唤,夏克同投笔从戎,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雷达兵。

  虽然离开家乡,不过在他的心里,一直记挂着濮院和无人看顾的老宅,退休后总想着有机会带儿女回去看看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做点贡献。

  多年来,夏克同资助过的学生,不少都已考上了重点大学。看到资助过的学生,不少都成了有用之才,夏克同心满意足:“他们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比什么都好!”(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