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谨防电信诈骗

发布时间:2024-12-24 09:51:44 来源: sp20241224

  英国大学开学季来临,日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提醒赴英求学的中国留学生谨防电信诈骗,常见诈骗套路如下: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

  诈骗分子自称“手机卡运营商客服”“银行客服”“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物流公司客服”等与受害人联系,以涉嫌洗钱、银行卡涉案、被冒用身份等理由,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并将电话转接至国内“公安机关”。

  随后,诈骗分子扮演假警察。为获取信任,通常转移到指定聊天软件(一般为境外社交软件),向受害人出示案件受理书、通缉令、警官证等,进一步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控制,从而骗取钱财。

  如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应及时与中国驻英国使领馆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内部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及严格的保密要求,不会通过微信等聊天软件发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更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虚拟绑架类

  诈骗分子首先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致电受害人,谎称其涉嫌重大犯罪,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迫使其离开居住地,前往宾馆或第三国,并要求切断手机等与家人或亲友联系的渠道,还会要求受害人自书“个人情况自白书”、定时汇报行程及个人状态,以对其进行精神控制。

  随后,诈骗分子引导受害人拍摄被绑架的照片、视频。在受害人与外界“失联”期间,诈骗分子会冒用受害人身份联系其家长,谎称孩子被“绑架”,并发送事先拍摄好的照片或视频以证明“绑架”真实性,骗取巨额“赎金”。

  如接到声称“警方办案”“协助调查”等可疑电话,切勿轻信,及时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或向所在学校学生部门核实求助,并及时告知家长相关情况。留学生家长如接到可疑电话声称子女被绑架,应立即报警,切勿轻易转账汇款。

  虚假服务

  诈骗分子伪装成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房东或中介、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等身份,在网络社交工具、网页、搜索引擎等渠道发布广告,声称可提供办理签证、租房、升学、代写论文等服务,吸引有需求的群体。

  诈骗分子伪造虚假资质证明、房产证明等文件,使受害人相信其可以提供帮助升学、办理签证、租房等服务。

  受害人交纳服务费后,却未能得到相应服务,待与对方再次联系时,发现已被拉黑,或是对方以其他理由继续诱导受害人转账。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服务平台,对异常低价的商品务必提高警惕。租房要通过正规中介,签订合同前应认真查看核实中介资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综合判断房东或中介的真实性、合法性,通过房产登记机构核对房屋产权归属和房屋情况等信息,谨防被骗。

  虚假换汇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等渠道发布广告,披着“低价、合法、正规”等外衣,声称可以提供换汇服务。

  诈骗分子向受害人展示伪造的好评截图、资质证明等虚假材料,并通过前期小额成功换汇,以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与受害人商定交易汇率,确定交易方式。随后声称已将换汇资金转入受害人账户,要求其将待换汇资金转至指定账户。若受害人发现实际没有收到转账,诈骗分子便会发送伪造的银行汇款记录、支票、转账记录等虚假支付凭证,以跨行转账延迟等理由推脱,催促受害人尽快转账,完成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会发布优惠换汇信息吸引受害人,当汇率大幅偏离市场价时,务必提高警惕。私下换汇有风险,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