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0:15:12 来源: sp202412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要“可堪大用、能担重任”,不仅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高超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应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讲好“大思政课”,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仅作为一种育才手段,而忽视了它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为:在教育理念上,过于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专业逻辑与方法,导致其工具价值被片面放大,精神属性却被忽视;在价值导向上,将实现个人成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流价值导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异化和迷失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能力欠缺,将教育任务局限于单纯地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普遍存在“只教不育”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乎国家的根本利益,关乎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当前国际力量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挑战和调整;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和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长期化的特点。因此,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强化教育的政治方向、立场与使命,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以育人为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创新创业教育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其次,从个体角度来看,创新创业人才要“可堪大用、能担重任”,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者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这些隐性素质更为根本,能够让创新创业者行稳致远,“飞得更高”。
因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讲好“大思政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要让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还是有温度的价值教育,拓展其广度、深度,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将“大思政课”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要让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需要高校进一步增强善用“大思政课”的意识,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引下,建设“大课程”、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将社会责任和价值观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活动组织、师资培训和机制保障等各个环节,以“大思政课”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价值性与知识性的一体化,注重以课程育人。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第一课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高校应当在第一课堂中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内蕴含的价值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创新创业法律指南》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的法学知识,更要传播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理念,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大纲修订、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案例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推动这门课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是要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重活动轻引领”的问题,注重以实践育人。除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外,还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整合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资源,搭建“大平台”。在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要强化项目管理,注重价值引领,激发学生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创业欲、勇于冒险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并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如,可以在竞赛活动中将“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承中华文化”等作为指定命题,鼓励参赛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创作各类参赛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的。
三是要切实强化创新创业教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自觉和胜任力。与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相比,传递价值并使其内化到创新创业人才的内心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应建构研学共同体,通过“三集三提”(即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等教学主题活动,有效提升育人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例如,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等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搭建起“大师资”平台,使思政课教师与创新创业专业课教师结成育人共同体,联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协同共建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多维的保障体制、机制,这就要求高校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做好总体谋划;同时建立起教务部门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团委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通过多方协同,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统一、同频共振,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质量,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创新创业人才。(光明日报)
(作者:于文洁、赵俊林,分别系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