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教育界冀社会共同关注

发布时间:2024-12-28 04:53:16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网 福州5月15日电 题: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教育界冀社会共同关注

  作者 叶秋云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表现和危害是怎样的?”“应该要如何应对校园欺凌?”……近日,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鼓西派出所民警走进福州市湖滨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课。

图为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鼓西派出所民警走进福州市湖滨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课。  中新网 记者 叶秋云 摄

  校园欺凌是发生于学生群体中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众欺寡的现象。当前,校园欺凌呈现行为多样化、性质恶化、学段逐步下移等倾向,是世界性的校园安全和育人难题。那么,应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

  家校共同关注,掐灭“小火苗”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营造反欺凌的校园文化和环境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校园安全教育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滨小学副校长江岳来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说。

图为湖滨小学副校长江岳来介绍“湖滨小学防欺凌线上举报二维码”。  中新网 记者 叶秋云 摄

  湖滨小学已上线学校内部的“防欺凌线上举报二维码”。江岳来说,这个二维码以校级为界限,学校建立了以校级主导,协同福州鼓西社区、鼓西派出所,统筹校总务保卫处、德育处、教导处及各年段的联动网络,把校园安全工作,特别是防欺凌工作层层推进至班级管理,学生及家长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扫描二维码填报,班主任及校领导及时跟进。

  “我们希望家长能够多和学校的老师沟通,以孩子为核心,家校加强沟通与配合。”江岳来坦言,要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心里可能存在的一些“小火苗”,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一同关注;而在孩子情绪酝酿的阶段,就及时掐灭“小火苗”,有助于让孩子回归常态。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关注校园安全问题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教育部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为切实防范校园欺凌、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福州市教育局正向全市推广“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中小学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开展安全教育。

福州市中小学校(含中职)纷纷于4月30日前完成“学生欺凌举报箱”设置工作。  中新网 记者 叶秋云 摄

  在湖滨小学门口,由福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等单位联合设立的“学生欺凌举报箱”格外显眼。今年4月,福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福州市中小学校(含中职)于当月30日前完成“学生欺凌举报箱”设置工作。

  对于校园欺凌现象,来自台湾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简逢陞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对欺凌者自身的成长和价值观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校园欺凌也被称为“沉默的噩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州市阳光天使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陈素敏表示,被欺凌的孩子需要社会的关注,因为被欺凌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被欺凌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孩子会恐惧到恶心、呕吐、失眠;有的孩子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经常做噩梦或是反复闪现被创伤的经历,让其对社会交往感到恐惧;还有的会造成逆反危机事件,被欺凌的人变成了施暴者等。

  陈素敏建议,家庭和学校应教育孩子积极采取自我保护的方法,敢于表达自己的不适;受到危害时,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或教育部门进行求助;要有意识地远离欺凌者团体,不助长其气焰。

  借鉴台湾经验,改进学校反欺凌课程

  “台湾地区也存在校园欺凌事件。”简逢陞告诉记者,台湾“教育部门”发布的《校园欺凌防治手册》显示,台湾地区的校园欺凌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言语欺凌、网络欺凌和身体欺凌为主。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简逢陞表示,应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海报、讲座等形式,提高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发现、处理和跟踪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使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干预校园欺凌行为等。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欺凌的能力,一直是学校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如何将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相关内容融入正式课程教学,改进学校反欺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简逢陞说,台湾地区在反欺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做了一些探讨。台湾地区实行“生命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推行“关怀教育”,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两岸教育界人士呼吁,面对校园欺凌,要坚决说“不”,不做“旁观者”,更不能做“欺凌者”。(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