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8:24:10 来源: sp20241230
7月16日开始,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从历史资料分析,每年7月16日至8月15日的“七下八上”期间,全国洪水多发频发,容易发生流域性洪水,是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今年防汛关键期的雨情汛情形势如何?流域的防洪风险如何应对?怎样筑牢防汛的“安全堤坝”?
“水利系统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防御的意识、机制、节奏、措施全面与关键期要求相匹配,加密监测预报、风险研判和靶向预警,强化信息报送、调度指挥、指导支持等各项措施。”在日前水利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表示,水利部将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坚决打赢防汛关键期各场硬仗。
谈到洪旱趋势,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钱峰介绍,预计“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可能有台风北上,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降雨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
“‘七下八上’关键期,七大江河流域都可能发生洪水,洪水防御可能面临多线防汛,防御任务繁重;局地暴雨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等,防范应对难度大;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淤地坝点多量大,安全度汛压力大。”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告诉记者,针对以上风险,水利部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准确做好汛情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调度指挥。坚持以流域为单元,所有具备防汛能力、担负防汛任务的水工程全部进入防汛状态,实现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整体效果。加强堤防巡查防守,对已经出现的险情点安排专人盯防,预置力量,增派技术人员加强指导,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同时,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切实完善县、乡、村、组、户5级责任制和“叫应”机制,明确“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的责任人和措施。严格落实水库安全度汛责任,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在建工程全部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落实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及保坝措施。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拦洪或自然滞洪后及时降低水位,避免因高水位运行导致管涌、渗水、滑坡等险情。
防洪工程是抵御洪水的“硬牌”。在应对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过程中,长江委按照水利部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控制性水工程要求,坚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取得显著成效。
“联合调度控制性水库群累计拦洪约165亿立方米,拦洪错峰后降低中下游干流莲花塘站、汉口站、九江站、大通站最高水位分别达1.7米、1.0米、0.6米、0.4米左右,大大减轻了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沿江沿湖的防洪压力。初步估计,通过调度水工程,减少蓄滞洪区分洪和洲滩民垸运用的灾害损失约520亿元,减淹耕地约260万亩,避免转移约200万人,防洪减灾效益显著。”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透露,长江委将根据雨水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调度目标和三峡水库的出库流量,充分发挥水库群的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确保防洪安全。
作为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也备受关注。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介绍,水利部依托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工作台账,对每座水库实施动态管理,逐库逐项落实水库安全度汛措施。集中开展小型水库监测设施建设,逐库完善水库调度规程(方案)和大坝安全管理(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模拟演练。强化病险水库安全管理,“十四五”以来已安排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748座,力争今年年底完成存量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防汛关键期,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主要靠什么?王宝恩用“三大体系”进行了概括。
第一个体系为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主要包括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三大件”,通过上蓄、中滞、下排等措施有效治洪。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5万多座,5级及以上堤防约33万公里,开辟国家蓄滞洪区98处,形成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库等为核心的主要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第二个体系是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全国各类水文测站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目前的12万多处,在有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区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水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南、北方主要河流的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
第三个体系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水利部门在总结历年水旱灾害防御、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完善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的工作体系。
(本报记者 陈晨)
(责编:薄晨棣、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