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2:54:34 来源: sp20241231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三峡集团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提供定制化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图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进行风机吊装。 汤 伟摄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安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左)走访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以竹代塑”工业加工情况及企业金融需求。 伊 越摄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了“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等举措,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绿色金融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何更好推动金融业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顶上撑起“光伏伞”,棚下长出“致富菌”……金秋时节,在福建顺昌舜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蔚蓝色光伏菌菇大棚与远处的蓝天绿林相互映衬。
这里是福建南平顺昌整县推进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之一,由华能(顺昌)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该项目覆盖顺昌县12个乡镇及街道,其中二、三期项目规划总建设规模近20兆瓦,占用屋顶面积超17万平方米。“相较于传统燃煤火电厂,项目二、三期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超500吨。”项目负责人廖国荣告诉记者。
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光伏发电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项目前期装配工程大、资金需求紧,需要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支持。
好项目遇到了好政策,在顺昌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产业,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11月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方式,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借款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
为加快项目建设,建设银行福建省南平分行迅速开展项目调查和评估,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项目提供授信6800万元的低成本资金,贷款利率较市场利率降低150个基点以上,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3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5478亿元,累计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1.1万亿元,覆盖经营主体6000多家,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近2亿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向低碳轨道转型。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截至6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5%,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71万亿元。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支持‘纯绿’或‘接近纯绿’经济活动的绿色金融体系,为促进我国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告诉记者,在绿色金融支持下,我国新能源、电动车、电池产业已占全球最大市场份额,污水和固废处理能力也居全球前列。此外,我国对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也在国际上成为良好实践的样板。我国还提出倡议和发起了一系列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机制,在形成可持续金融全球共识、提高绿色金融标准的兼容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能力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创新金融产品,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浙江省安吉县的绿水青山之间,成片的竹林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着“中国竹乡”的美誉,植被覆盖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生态绿起来,还要让百姓富起来。为了有效利用毛竹资源,安吉县抢抓“以竹代塑”的产业转型机遇,以金融服务创新撬动毛竹产业绿色发展。
2023年1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深入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安吉农商银行不断探索创新,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全方位开启绿色普惠引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模式。
在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通过截断、拉丝、打磨等工艺制成的竹吸管,不仅防烫耐用,还能解决纸吸管遇水易软的问题。
“产品主打环保,生产更要追求绿色,我们自主研发的设备,至少提高了20%的原材料利用率。”公司负责人梁瑞荣介绍,“‘以竹代塑’给公司带来大的发展机遇,但改进生产设备需要大的资金投入,安吉农商银行及时提供了960万元绿色贷款,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如今,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竹木制品生产制造商和出口商之一。
不仅是绿色贷款,在绿色转型政策指引下,金融机构普遍加大了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近日,艾杰旭显示玻璃(深圳)有限公司在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开立定期存单账户,成功存入该行首笔企业绿色存款。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承诺与工行深圳市分行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在该行推出绿色存款后,双方迅速找到了新的合作契合点。
“绿色存款除了具有一般定期存款的特征外,还具有筹集资金使用的专属性,即专项用于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利用等经济活动,为有ESG管理需求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选择,鼓励企业关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蓝琳枫介绍,除了绿色存款,该行还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降碳贷、绿色债券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近期,该行正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便捷的绿色存款线上办理平台,实现易操作、全链条可溯源的数字化功能,践行绿色低碳的办行理念。
“当前,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会不断催生丰富的绿色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只有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才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培育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优化金融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绿
1000多岁的古树成了“被保险人”,这是最近发生在四川省青川县的新鲜事。
古树名木被认为是“有生命的文物”,古树名木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古树名木修复和施救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经费不足成为制约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青川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树龄从200年到1210年不等,全县树龄300年到500年的古树有101株,500年以上有66株。为助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平安产险历时近一年进行调研,最终与青川县林业局签订古树名木保险协议,启动了为全县396棵古树上保险的计划,总保额超1980万元。
近年来,广大金融机构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碳排放大户”,对绿色保险有较大的需求。2022年3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创新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保险支持。
为支持绿色建筑发展,阳光财险推出绿色建筑性能及建筑节能能效保险。2023年6月26日,阳光财险首单绿色建筑性能及建筑节能能效保险在浙江落地,为杭州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30万平方米建筑提供了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风险保障。项目竣工后,如果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达到二星标准或出现偏差,阳光财险将按合同约定提供绿色改造补偿,以确保项目最终达到二星标准,助力绿色低碳目标的达成。
随着金融产品加速创新和金融服务质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正越来越多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青海,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和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全国首创能够区分绿电、火电企业电表数据测算碳减排量的碳账户金融服务体系;
在广东,平安产险落地全国首单城市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实现生态系统碳汇保障的有效覆盖;
在西藏,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在洛扎县正式启动基于农业银行掌银平台的首个边境地区“个人碳账户”,提升公众对绿色发展的参与积极性;
在浙江,中国太保产险浙江分公司与安吉余村共同发布全国首单“绿水青山—零碳乡村综合保险”,为当地零碳乡村建设提供新的绿色保险创新解决方案;
…………
我国绿色金融正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到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成熟,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更好发挥。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统筹好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发挥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稳步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和可持续性。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3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