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9:05:51 来源: sp20241221
隆冬时节庆龙年。此时进行户外活动,或许有些寒冷。不如找个京城内的博物馆,看看里面有哪些“龙”在等着您。说起京城的博物馆,我们的目光首先会锁定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里的“龙”确有不少:既有展示“龙”形象的文物,又有出自“龙”地名的文物。
国博“第一龙”得排顺序
在国博“新石器时代”展厅内,摆放着“龙”的最初形象。当然,在不同地域出土的“龙”,也是有着明显差别的。比如,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红山文化玉龙,与同样被称作“天下第一龙”的仰韶文化蚌壳龙,便互为对照。
两者都是“第一龙”?如果从时间上推断,仰韶文化距今7000至5000年,而红山文化则距今5500年左右。这样看来,仰韶文化蚌壳龙才应该被视作“第一龙”。
蚌壳龙发掘出土于1987年,地点是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座古墓内,那次发掘工作大致用了13个月。在发掘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遗址文化层中,自上而下依次为宋代、唐代、西晋、汉代、黄河淤积层、东周、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层。在仰韶文化层中, 最为重要的收获便是三组用蚌壳摆贴而成的龙虎图案墓葬。
经过碳十四测定,并经过树轮校正后,考古学者们将蚌壳龙虎文物的时间,锁定在距今6400至6500年之间,属于仰韶文化后冈类型(或称后冈一期文化)早期中段,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最繁荣兴盛时期。而这座墓的主人,或许是氏族部落中很有地位的男性,他在有意无意地改变着所在部落权力的性别构成。有学者推测,他应该是一位部落军事统帅或能登台观测天象的“巫师”。学者进而推测,西水坡遗址应当有一座观星台,只因几千年来的黄河冲刷淤积而被湮没。
尽管男性墓主人生前颇有权势,但因生产力水平有限,所以死后并没有太多随葬品。然有蚌壳龙虎就足够了,这毕竟是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最早的“龙形”图案。
由于展厅有限,国家博物馆内只展示了一组龙虎图案。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墓主人乘北斗帝车居于正中,东方有龙,西方有虎,北斗的斗柄直指龙头,斗魁引提虎首。当然,如果能把另外二组图案,以及墓主人脚底的北斗一并展出,才能看得更清楚。
至于墓主人身体两侧摆放的龙与虎,似乎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左青龙、右白虎”,而是“左白虎、右青龙”。出现这样的颠倒,其实也不奇怪。毕竟“左青龙、右白虎”的摆放方式,是后人以坐北朝南的方向来标注的。蚌壳龙虎墓主人则是头朝南脚冲北,“东方龙、西方虎”的方位又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才出现了上述的颠倒。
距离蚌壳龙不远的展柜里,摆放着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的红山文化玉龙。这是一件由岫岩玉雕琢而成,躯体卷曲如钩的“龙”文物精品。自这件玉龙出土后,又有一大批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被发掘出来,从而引发了国内对“龙”文化起源的广泛探讨。
在原始信仰中,崇拜的对象越是抽象,表现出来的神性也越强大。于是,“龙”便逐步演化成为所有神异动物的最高代表。同时,“龙”的形象,又是各种动物的结合体。按照东汉时期王符的总结,龙集中了以下动物的形态特征:“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些动物,或许是远古时代不同部落所崇拜的图腾。而“龙”图腾的产生,又是这些部落逐渐走向联合的体现。
秦饰龙纹尚水德
在历史课本中,关于秦朝的都城,只有一句话: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及秦二世,工作的地点是在咸阳。但咸阳的宫殿又在哪里呢,会不会在阿房宫?毕竟,“秦始皇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就是为了“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但不对了,阿房宫并未建好,秦朝就灭亡了。
如此说来,秦朝皇宫应该另有所指。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厅内,存放着秦朝龙纹空心砖。别认为这方大砖灰头土脸的不值得一看,它可是出自咸阳的秦朝一号宫殿遗址。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王将都城自雍城迁到咸阳的那天起,到秦王子婴于公元前207年向刘邦投降为止,咸阳宫殿至少使用了一百三四十年。或许只有它,能够见证秦始皇的工作到底有多繁忙。也或许是它,能够见证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父子统治时期的君王工作与生活原貌。对了,我们所熟悉的荆轲刺秦王未遂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27年)也是在咸阳宫里。
这块龙纹空心砖出土于1975年,长100厘米、宽38厘米。一面模印两条首尾相衔、相互交织的巨龙,一龙身饰鳞纹,另一龙身饰三角纹。双龙环抱着三个璧形图案,龙身上下对称装饰着卷云纹和圆圈纹。纹饰均为细线阴刻,龙与璧,线与圆,布局和谐。
中国古代有“五德终始说”,认为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商取代夏是金胜木,周取代商是火胜金。秦始皇根据秦文公狩猎时曾获一条黑龙的传说,作为秦得水德的象征;秦灭六国,就是秦朝代替周朝,也就是水胜火。龙纹空心砖上的龙纹装饰,正是秦朝尚水德的表现。
国博中秦代有空心砖,隋代有石栏板。赵州桥建于隋代,只可惜目前石桥两侧的栏板都是清代以后所造。历代留下的栏板,大都存放在古桥近旁的博物馆内,或干脆被掩埋在河底下了。至于国博中所展陈的,那可是极其珍贵的隋代栏板啊。
这块原用于桥面一侧的石栏板,不知何年何月,因大桥年久失修坠落河中,直至1953年修复赵州桥时才从桥下的淤泥中被发掘上来。根据国博专家介绍:栏板两面雕龙,正面的双龙周身生鳞甲,身体相向钻穿栏板,前爪互推,头相背,角后扬;背面两龙无鳞甲,四爪撑地,身体相互绞缠。早在唐代,就有人形容赵州桥的结构之美“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从这块栏板上飞扬遒劲的雕龙,可以想见当年桥上的石刻之美。
九岁幼童墓出土精美文物
国博中的“隋代历史”,或许跟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缘分最深。考古部门从这个小女孩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大批令人震撼的精美文物。其中,就包括了高足金杯、嵌宝石金项链与镶金边白玉杯等。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李静训。
李静训的家族显赫异常,她的外祖父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外祖母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长女杨丽华。李静训父亲的家族,自然也非比寻常。她的曾祖父李贤曾历仕北魏、西魏和北周,也是显贵人物,位于宁夏固原的李贤墓,曾经出土了一批稀世珍宝。她的祖父李崇,年轻时追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583年),李崇在抗击突厥侵扰的战争中殉国。隋文帝对李崇之子李敏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后来,隋文帝为外孙女,也就是原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杨丽华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敏。李敏被封为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等职。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的宠爱,一直被养在深宫,接受教诲。不幸的是,大业四年(608年)她就夭折于宫中。这件事,令隋文帝杨坚、杨丽华都十分悲痛,特地把她安葬在一座离皇宫不远的皇家尼姑庵——万善尼寺内,以寄托思念之情。在她的墓上还构造重阁,每天为她超度,以祈求她能永生。墓室内安置着当时只有一品以上的皇室成员和有特殊贡献的大臣才能享有的石椁,并随葬许多高档金银珠宝。
在李静训墓内,最令人过目不忘的,就是白瓷龙柄传瓶了。在两个瓶身相连的肩部,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琼浆。双龙柄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洁,形象生动逼真。这件器物的出现,充分说明中国古代的白瓷工艺已走向成熟。
中国最早的白瓷制品,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550至577年),那时候的白瓷,多少还保留着青瓷的痕迹。进入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胎与釉中的铁含量进一步降低,瓷器的色泽也越发洁白。
国博之中的“龙”文物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螭吻。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九条小龙的名称与功能,据说还是明弘治年间内阁学士李东阳创造的。至于龙子之一的螭吻,依照清代学者翟颢的说法:“螭吻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根据民间传说,此龙子一直喜欢兴风作浪,擅于吞火,又喜欢登高远眺,所以人们将它的形象放在高高的屋顶上,且张开大吻,吞住屋脊,用来防范火灾,由此得名“吞脊兽”。当然,螭吻的早期名称多为鸱吻,形象也未必全然如龙。宋代的建筑上,绝大多数还是鸱吻形象;元朝以后,龙形的吻逐渐增多。到了明、清时期,龙形已然很普遍了。
国博中展示有一件绿釉鸱吻,出土于著名的西夏王陵。考古学家曾对王陵进行了几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建筑构件,其中最为精美的要数这件绿釉鸱吻了。它龙头鱼尾,张口吞脊,形象与宋、辽鸱吻形象基本一致,遍身“龙鳞”,雄壮威武,显示出当年西夏皇陵的威严,也反映出“小龙”是如何成长的。
北京晚报 高申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