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0:52:50 来源: sp20241221
武警云南总队大理支队某机动中队三班战士正在爬绳训练。晏 敏摄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是每一个来到大理的人,都不愿意错过的美景。对于已经在大理服役16年的孙鸿健来说,他依然不清楚哪里的花最美、哪里的风最温柔。但这位老兵知道,哪里的山坡更陡峭、哪里的山林更茂密、哪里的山路更难走……
前不久,武警云南总队大理支队某机动中队中队长,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照片中,从山上俯视,大理城区八街九陌,灯火辉煌,尽收眼底。照片配文引用了一句歌词: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这句话,也是孙鸿健和战友们的真实写照。
每年,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大理。在机场,在车站,在古城,南来北往的游客或许会和一群穿着迷彩的年轻人擦肩而过。人们或许不知道,为了眼前祥和美丽的风景,有一群年轻士兵在为他们翻山越岭。
前不久,记者来到武警云南总队大理支队某机动中队三班,近距离感受这群战士的别样青春,品味他们眼中的最美风景。
青春需要热情,更需要坚持
追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奔跑在队伍最后,上等兵刘桂昀喘着粗气。近在眼前的终点,此时仿佛远在天涯。
初到大理,刘桂昀并没有感觉大理和其他地方有太大差别。1900多米的海拔高度,却在不知不觉中彰显出威力。
耳边,队友的加油声已经杳不可闻。一声快过一声的心跳,仿佛要呼出肺部最后一丝气息的喘气声,几乎是刘桂昀可以听到的全部声音。抬腿,已经成了惯性动作。每一步,都举步维艰。迈着僵硬的步伐,刘桂昀终于跨过了终点。
这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刘桂昀依然没有及格。
在中队,刘桂昀是有名的准研究生。还在统训点集训时,家里收到了他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刘桂昀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头顶着准研究生的光环,刘桂昀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军事体育素质在班里倒数,下连第一个月,成为班里犯错最多的人……
“几乎每个错误,我都会犯一遍。”说起新兵时的经历,刘桂昀尴尬地笑了笑。
一次战备拉动,刘桂昀怎么也穿不上救援服。他调整了半天衣服,满头大汗地提着裤子跑出去,还是错过了集合时间。“你为什么不提前确认好?如果真的出任务,车走了你怎么办?”班长的质问,深深刻进了刘桂昀的心中。
“当兵,就要为国防事业作贡献。”这是刘桂昀入伍前常说的话。他怀着满腔热情来当兵,但是当他发现自己不仅没能作贡献,反而拖了后腿,挫折感瞬间充满了内心。对于一个习惯了优秀的人来说,落后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很长一段时间,刘桂昀都闷闷不乐,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一个周末,战友们都休息了,一级上士孙鸿健主动提出要带刘桂昀加练。虽然刚开始不是很情愿,刘桂昀还是跟着去了。休息时,两个人坐在树荫下乘凉。孙鸿健讲起自己过去的事,刘桂昀听得入了迷。
“我当新兵时,连个队列都站不明白,班长总说我‘不协调’,幸好我坚持下来了。”孙鸿健告诉刘桂昀,“当兵,是要有目标的。”
那天晚上,刘桂昀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他想起了自己入伍前的雄心壮志,也想起了入伍后的种种挫折。在心里,他暗暗定下一个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兵。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为此,每一次训练,刘桂昀都给自己定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奔着一个个目标,每次都会有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是进步。”
如今,跨过一个个目标,刘桂昀终于追赶上了大部队,不再是班里的“老大难”。
“很多时候,完不成训练并不是身体不允许,而是内心总想说放弃。”刘桂昀说,“当你坚持下去几次以后,会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可以的。”回顾入伍以后的经历,刘桂昀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青春需要热情,更需要坚持。
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
有人说,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不同。南方的山是绿色的,北方的山是黄色的。当你真正来到大理,你会发现大理的山并非全是绿色的。站在空旷的地方望向苍山,一些黑色的部分在绿色的山体上格外显眼。每一处黑色的部分,都是被山火烧过留下的印记。
每年春天,冰消雪融,百花盛开,是大理最美的季节。然而,这段时间也是山火频发的季节。森林扑火,俗称“打火”,是中队官兵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下士徐坤来说,他对“打火”的第一印象,来自那个令他心焦的大年夜。
那年除夕,厨房来来往往满是人。凉菜拼盘已经做好,处理好的食材整齐地码放在一边,锅里的肘子散发着浓浓的香气。炊事班长突然进来说,他看到不远处苍山冒起了火光和白烟。炊事班的战友们议论纷纷,大家猜测,这顿年夜饭估计吃不成了。果然,不一会儿,中队吹响了紧急集合哨。因为是病号,徐坤等人留守在中队。
那个大年夜,徐坤感觉格外心焦。一天一夜后,前去“打火”的战友们回来了。徐坤看到,他的同年兵们虽然很累,眼睛里却闪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
那年下半年,中队又一次接到森林扑火任务。徐坤第一次参加这种任务,满脸跃跃欲试。
头上,是错落的树枝;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徐坤和他的战友们一字排开,贴在悬崖边上小心前进,一刻也不敢放松。
中队官兵的任务,主要是为消防人员补充水源。为此,他们需要携带水源到达着火点,补充完毕后再一趟趟运输。苍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得越好,人类的痕迹就越少。这意味着,他们上山的路,只有一部分是已经存在的小路,更多的路,需要临时开辟出来……
那次森林扑火任务,他们转战了3个地方。任务中途休息五分钟,徐坤都能立刻睡着。他的肩膀上被勒出了一道道红印子。他的脚上,也磨出了水泡……但让徐坤感到神奇的是,他并不觉得辛苦。回到宿舍,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眼睛似曾相识。现在,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徐坤始终记着班长的这句话,“只要跟战友们在一起,再苦也不觉得;只要能完成任务,再累也值!”
当初分班时,中队特地考虑到了班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这群性格开朗的年轻人在一起,果然迸发出了不一样的力量。
去年一次考核,三班被抽选考核400米障碍。由于项目内容有变化,再加上准备时间有限,全班只有3个人达到“优秀”,其他人的成绩只是“良好”。班长龚国新不服输,带着副班长谢洪宇给大家一点一点抠动作,手把手教学。最终在年终考核上,全班战士全部达到优秀。
三班的兵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打篮球。无论水平高低,个头高矮,大家都喜欢凑在一起,在篮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周末值班时,中队长经常会听到龚国新兴奋的吆喝声。透过窗子看着这群年轻人脸上绽开的笑容,中队长满脸欣慰。
在大理当兵,遇到最美的风景
有时候,做出一个决定,只需要一个照面。
在同村人的一场婚礼上,伊力哈木·伊卜拉音望着新郎出了神。不同于新娘艳丽的婚纱,新郎穿着一身松绿色的军装出席。新郎军装笔挺,金黄的绶带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伊力哈木和新郎不太熟,他也不清楚新郎是什么军种,他只觉得,这身军装,真帅!
2022年3月,伊力哈木从新疆来到大理,成为一名武警战士。训练、学习、执行任务,伊力哈木迅速适应了部队的生活,喜欢上了部队的生活。
穿上这身绿军装后,伊力哈木体会到了这身绿军装带给他的许许多多“喜欢”:他喜欢大理青山绿水的风景,即使天天下雨也能适应;他喜欢班长,每次班长跑完5公里后,会回来陪着他跑完后面的路;他喜欢排长,排长专门买来字帖鼓励他练字;他喜欢大理的老乡们,老乡们会在他们完成任务后,牵着他们的手一遍遍表达谢意……
前不久,伊力哈木参加了骨干集训。即将服役期满,他选择继续留队。两年时间太短了,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慢慢体会军营生活。
成长,需要体会,也需要分享。
闲暇时分,班长龚国新常会把自己获得的荣誉拿出来和战友们分享。2个“四有”优秀士兵,2个嘉奖,还有一些训练比武获得的荣誉证书,这是对他3年军旅生涯的最好证明。
今年春节,龚国新入伍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时,爷爷打开一个木箱子,小心地掏出一个木盒。打开盒子,一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火光的映衬下闪闪发亮。“你好好干,明年要是干得好,等你回来我把这个送给你。”爷爷鼓励龚国新说。
龚国新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每次讲起过去的故事,老人的眼睛都会神采奕奕。他仿佛又重新回到年轻的时候,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他飞快地跑过一道道战壕……
还在上学时,爷爷就鼓励龚国新说,“去当兵吧,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今,龚国新对不一样的风景,有了自己的体会。
一次,中队组织演讲活动,听到刘桂昀的发言,龚国新觉得每一个字都说出自己的心声——
“云南的风景很美,但是我参军一年来,见过最美的风景却不是自然风光。徒步行军时,老乡会给我们喊加油;出任务时,车主看到军车会鸣笛示意;遇到学生,他们会对着我们举手敬礼……每一个画面都有一瞬间会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我见过的最美风景。”
翻越两座山,我不是一个人
■副班长 谢洪宇
中队门口有一道坡,是体能训练的跑道,60多米距离,有着近20米落差。
新兵下队看到坡的第一眼,我就两腿发软。这道坡沉重地压在了我的心头,像入伍前面临的社会压力一样。
我家庭条件一般。读完师范学院后,我待业了两年多,又当了一段时间老师,最终还是决定来当兵。
真正跨入军营后,我才发现,当兵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到了部队后,我才重新理解了“努力”两个字的涵义。
军事体能是立在我面前的第一座山。与我接受的专业训练不同,军事体能的要求更全面。第一次测3000米跑,我就落在了后面。作为一名大龄新兵,我比同批入伍的战友大四五岁,跑步时眼看着战友一个个从我身边超过,我却力不从心。
“不行怎么办?只有练呀!不能拖班级的后腿。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一次谈心,班长鼓励我,找时间加练。
为了迎头赶上,我不停地给自己“加餐”,每天点名后跑一趟5000米,熄灯后完成200个深蹲再卧床……支撑我的,是不给班级拖后腿的信念。最终,我顺利通过了新训考核。
新兵下队后,我分到了中队。第一次3000米测试,我又被“打回原形”。中队门口的坡,让人“跑到绝望”。
不行,就练。原以为相同的戏份会再次上演,不想,这次老兵和班长换了一种方式出现在“剧本”里——我怕冲坡,他们每次都陪我一起冲,边跑边鼓励我;我计时跑,他们主动给我卡表,告诉我每一圈的成绩……他们的陪伴,让我心里格外温暖。
体能是座山,翻越它,我们一路携手奋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训练成绩逐步提升,逐渐赶上了其他战友。
一次,我们接到任务,要前出扑救山火。当晚,我们到达山脚,来不及休整,便开始搬水。整夜,我们都在爬山。尽管很疲惫,但我没有停下脚步,集体的意志带着我坚持了下来。战友们都在动,我不能停下。后来,我们扑灭了山火,没有人掉链子。
今年,中队长找我谈心,让我做好当骨干的准备,我满口答应,内心却很忐忑:自己年龄大、兵龄短,管理老兵,他们会服气吗?我心存担忧。
后来,中队长宣布了任职命令,我被调整到3班,任副班长。龚国新是我的班长,比我小2岁。班里还有另一名老同志——一级上士孙鸿健,他是中队的老班长。
组织将担子压给了我,我不能撂挑子。如何当好副班长,成了立在我面前的第二座山。
我请教孙鸿健,他说:当副班长,要首先看懂班长的意思并带头执行,要与班长多沟通交流,唱好“红黑脸”,要多补位班长照顾不到的细节;当了骨干,就要帮扶别人了,就像刚下队时被帮扶一样……在他手把手的帮教下,我迅速适应了新角色,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
指导员上课时讲过一句话,当个人目标与强军实践相融合时,你才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入伍之前,我没往深处想过“集体”的含义。我想,如今我已经懂得了它的深刻内涵。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论前路如何,我不是一个人。(方潇澎整理)
(记者 贺逸舒 通讯员 方潇澎 彭泽壮 张文军)
(责编:彭静、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