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4:08:12 来源: sp20241221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部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牢牢把握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要求,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契机,积极利用并购重组工具做优做强,并购重组交易日趋理性,产业逻辑特征日渐明显,主渠道作用日益彰显,已成为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借助并购重组工具,深市国企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促进价值实现和价值发现;民企聚焦主业发展,深耕产业链,持续完善重点领域战略布局。
产业链整合成主流
交易估值更趋合理
2020年至2023年三季度末,深市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含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合计317单,合计交易金额约7600亿元;实施重大资产重组209单,合计交易金额约8405亿元。其中,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00亿元的方案有21单,有影响力的并购重组方案频现,示范性效果愈加突出。
从披露方案来看,同期以横向并购、纵向并购等方式进行产业扩张整合的交易186单,目的为剥离资产聚焦主业的产业精简整合交易54单,合计占比超过75%。盲目跨界情况得到较大程度的修正,上市公司深耕产业链上下游,利用产业并购进行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上市公司“壳价值”被压缩,市场化并购整合能力得到充分淬炼,特别是在交易估值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深市重组标的平均评估增值率分别为262.63%、231.00%、156.76%、162.16%,交易估值逐步回落,交易行为进一步回归理性,优胜劣汰效果更为显著。
国企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
促进价值实现和价值发现
近年来,深市国企重组规模较大,民企重组活跃度较高。其中,国企披露并购重组交易数量占比约四成,交易金额占比约七成;民企披露并购重组数量占比约六成,交易金额占比三成左右。
深市国企践行深化改革,促进价值实现和价值发现。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速背景下,央企集团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践行国企深化改革的典范探索案例不断涌现,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至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国企实施完成并购重组单数分别为20单、23单、16单、15单,交易金额(含配套募集资金)分别为2234.58亿元、1827.23亿元、1199.33亿元、1276.72亿元。其中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及延伸的单数占比分别为65%、43.48%、62.5%、60%,金额占比分别为85.43%、79.46%、31.16%、41.84%,反映了深市国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高产业链一体化水平。
随着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央企集团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国有资本运营新模式,构建集团总部“管资本”、专业化平台公司“管资产”的格局,将同类资产整合至同一平台,实现管理一体化。
如天山股份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不含配套募集资金)达981.42亿元,为深市历史第二大并购交易方案,完成了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水泥资产整合,成为A股资产和产能规模最大的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助力“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深市央企上市公司充分灵活运用并购重组工具加速资产整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2022年,全球最大风电运营商龙源电力吸收合并ST平能,实现国家能投集团新能源板块整体上市及龙源电力回归A股,进一步完善了深市新能源产业格局,助力加快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民营龙头竞逐补链强链
完善重点领域战略布局
借助并购重组工具,深市民营企业聚焦主业发展,完善重点领域战略布局。
深市民企在并购重组市场较为活跃,2020年至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民企实施完成并购重组单数分别为50单、28单、24单、15单,交易金额(含配套募集资金)分别为1004.29亿元、388.83亿元、419.17亿元、71.49亿元。
深市民营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龙头充分利用重大资产重组深耕产业链,强链、补链型整合并购日渐增多。如美的集团并购科陆电子,通过发挥科陆电子在能源管理与储能业务方面的优势,实现工业、民用能源管理全覆盖,形成从电网调度、储能到用电的完整产业链。
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以来,注册生效的重组项目超70%为民营企业,收购资产集中于制造业,广泛覆盖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加大对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重点投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例如,润泽科技主业原为食品包装,开创业板重组上市之先河,转型为国内领先的超大规模第三方IDC运营商,并购交易规模达142.68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业绩大幅提升,2022年实现净利润11.98亿元。又如民营炼化龙头东方盛虹,通过并购战略转型新能源材料领域,在EVA光伏料产品晶点、熔指等关键指标改进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攻克光伏产业“卡脖子”技术。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