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3:01:36 来源: sp20241221
祁连山下转场忙
转场方式正更新
祁连山位于甘肃和青海交界处,绵延800公里长。
祁连山里有大片的天然高山草原,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牧民世代在这里以放牧为生。
金秋十月,草原从绿色转为金黄,又到了牧民转场的时候。往年,牧民们都是从夏秋牧场转到冬春牧场,这几年,祁连山区积极探索传统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一种新的转场方式开始兴起,那就是“借牧”。
借牧:从牧区到农区
牛羊更肥钱袋更鼓
今年,张掖市预计共有20万头(只)的牛羊要下山借牧。那么,借牧怎么借,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几天,在张掖市甘州区收获完的玉米地里,来到这里转场的牦牛、绵羊越来越多,牛羊在这里“大快朵颐”着地里留存的秸秆,牧民们把家搬到了玉米地边上,准备在这里过冬,这就是牧民们口中的“借牧”。
这几年,每年10月到来年3月,祁连山上的牧民把牛羊赶到山下,租用农区已经收获了的制种玉米地,让牛羊啃食地里收获完玉米留下的秸秆,来代替过去在冬春牧场过冬的习惯。
这样一来,草原有了休养生息的5个月“假期”,玉米地里充足的秸秆作为食物,还让原本冬季吃不饱、要消耗脂肪来抵御严寒的牲畜实现育肥,提高了开春时牛羊的售价。
张掖市畜牧兽医局饲草科科长 朱文新:经我们测算,剔除每个羊单位98元的借牧成本以外,每个羊单位还可以增收28元。
而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借牧收入要比把秸秆打包售卖的价格高。更重要的是,牛羊将秸秆吃完后,把粪便留在了地里,等到来年开春翻地时,就是上好的农家肥。
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马均村村民 王景年:借牧的好处,对我们自身增加了一定的收入,每亩都要多收入40块钱。另外农家肥我们再不花钱买了,就每年省着2万到3万块钱,这么下来一算,我们每年就盈利了4万到5万块钱。
记者了解到,甘肃张掖每年的制种玉米面积超过100万亩。如今,借牧的群众不仅仅是张掖本地的牧民,祁连山另一边的青海省牧民也逐渐开始到这里借牧。
张掖市畜牧兽医局饲草科科长 朱文新:除了我们本地的,还有来自青海省门源、祁连县的部分牧民。据统计,每年借牧的羊达到2.3万只左右,牛达到1.2万头左右。
目前,张掖市借牧牲畜每年啃食秸秆资源15万吨,有机肥还田达到5.5万吨,多赢的同时,得到休养的草原植被得到进一步恢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草原披金衣
正是转场时
眼下,正是祁连山区开始集中转场借牧的时候。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尼玛采楞一家正在准备转场。到农区的转场借牧,跟以前的转场有什么不一样?牧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总台记者安文剑来到了牧民的冬季牧场里。进入10月后,气温逐渐降低,绿色的草原也逐渐转为金黄,远处的祁连山也有了积雪。
借牧好选择 给草原放个假
这个时候,牧民夏秋季牧场的牧草基本已经被牛羊吃得差不多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冬季草场长了一年的这些牧草,就要提供给羊群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三四月(将近半年)的食物。
尼玛采楞家现在一共有500只左右绵羊,而他家承包的草场和租用邻居的草场面积一共2000亩左右,按照这里每8.5亩草场承载1只羊的标准来计算,一共只能提供230多只,也就是不到一半羊群的饲草,剩余的羊只能买牧草喂养,成本高而且只能喂得刚刚饱。
因此,借牧是最好的选择。这些羊群走了以后,这里的草场将得到5个月的休养。
牲畜跨地域转场 防疫要到位
跨区域转移这么多牛羊,预防动物疫病是关键之一。
如果防疫做不好,动物疫病传播,造成牛羊死亡或者怀孕母畜流产,将会给牧民收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一般在转场之前,就要做好各种疫病的防控。
今天正在注射的是小反刍疫苗,它能预防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牲畜疾病,为啥不在出发当天打,是因为怕羊群出现应激反应,一般就会提前注射。
此前,尼玛采楞家的羊群已经注射过口蹄疫、羊痘等疫苗了。除了出发前的防疫,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也会在借牧期内,定期到各个借牧点上巡查,检查动物疫病情况。
转场暖心大礼包已发放到位
这几年,每年借牧前,当地乡镇党委政府都会给借牧群众准备一个“大礼包”。今年尼玛采楞家的“大礼包”已经到位了。我们来看一下里面有哪些礼物。
其实,有来自当地乡政府提供的手套和洗衣粉这些生活物资,还有畜牧兽医等系统提供的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还有消毒灵,主要用来转场以后给羊舍消毒。这一大包是烧碱,因为它是强碱,万一发生疫病,就会用来消毒。
借牧双方签订标准合同 避免纠纷
借牧最重要的就是这份尼玛采楞跟玉米地的承包人提前签订的借牧协议,有了这份协议,借牧点的玉米秸秆就成了牛羊们合法的饲料了。
这份协议是我们现在所在的马蹄乡和各借牧点乡镇工作人员结合双方群众的需求制定的,也经过了当地司法部门和律师的审定。
在最开始借牧的时候,由于借牧双方往往只是口头约定,或者协议内容不规范,比如时间、金额等约定不清,出现过纠纷。用这样规范的合同,避免了因约定不清出现的问题。
结交新朋友 借牧情更浓
借牧确实是一件“多赢”的事情,不仅如此,随着借牧交集更多,很多人在借牧的过程中交到了新朋友。
这几天,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村的300亩玉米地里,如约出现了羊群,这已经是村民任兴合连续三年把地租给了藏族牧民黄军荣。有事没事到老黄那里坐坐,成了任兴合这几年的新习惯。
但是,任兴合到了才发现,老黄家里早就有了客人——同样因为借牧成为朋友的村民张彩霞。家里来了客人,黄军荣夫妻按照牧民的习惯,给大家准备了奶茶。
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村村民 张彩霞:天天来喝的是奶茶,一到5点就想喝奶茶来了。
像任兴合、张彩霞这样的“新朋友”,老黄这几年因为借牧认识了不少,关系逐渐升温。
牧民 黄军荣:我们两个关系就像是亲弟兄一样了。
不仅如此,每年3月借牧结束后,老黄带着牛羊回到草原放牧,任兴合、张彩霞几家人还会约着一起去老黄的牧场上看看。张彩霞的手机上就发了很多当时在草原上看望老黄的短视频。
任兴合的玉米地有围墙,还有空置的房子,借牧条件比较好,很多人都想在这里借牧,但任兴合每年都给老黄留着。
而这样的温暖故事在各个借牧点上都在发生,一幅各民族共同富裕、友情更浓的画卷正在祁连山下徐徐展开。 【编辑: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