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2:49:03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社 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妇好”青铜鸮尊的用途是什么?“利”青铜簋铭文中的“岁鼎”二字何意?这些,都能在中华文明云展上找到答案。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华文明云展试点30日上线。该试点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夏商西周时期为主要内容,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带领观众沉浸式观展,并对部分精品文物活化展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华文明云展。(网络截图)事实上,利用高科技让文物“活起来”甚至“嗨起来”,是中国不少文博单位正在做的事。在小视频中,陶俑们自带表情包,或长袖善舞或暗自偷笑,暗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趣味点;三星堆青铜面具眉飞色舞,击鼓说唱俑滑稽幽默,乾隆皇帝比个“耶”,文物们围在一起搞说唱,简直不要太“嗨”。
同时,文博领域也迎来了一批颜值颇高的虚拟人。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伽瑶一露面就吸粉无数,技术团队结合多领域技术,使伽瑶能够实时做出表情,连头发、衣服、配饰都能像现实中一样随风而动。国家博物馆的虚拟员工艾雯雯甚至拥有一套完整人设:女,生于2000年5月4日,身高168厘米,爱好读书、书法、唱歌、古琴、羽毛球。在官方解读中,“艾”通“AI”、也通“爱”,“雯”通“文”,也能看出设计者对这一形象所用的心思了。
日前刚刚在沈阳结束的第九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也能充分体现数字赋能和“文化+科技”创新融合的趋势。
作为中国文博界一年一度的高科技集会,每届推介活动都犹如神仙斗法。今年有防震恒温恒湿展柜,有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数字重现,有沉浸式虚拟人体验系统,还有裸眼3D结合高精度数字三维技术带来的灵动观感……
位于南京博物院数字馆入口处的“物华天宝”数字文物“魔方”。(网络截图)其中,已经应用在南京博物院数字馆入口处的“物华天宝”数字文物“魔方”,包括明代的岁寒三友梅瓶、东汉的鎏金银嵌宝石兽形铜砚盒、西汉的鎏金铜鹿灯等七件三维文物,该技术以新颖的交互式体验和精彩的数字节目组合,构建新型博物馆空间多功能线上线下体验装置。
哈密市博物馆和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联合带来的文化遗产混合现实全息交互体验,将混合现实技术融入博物馆或文化遗址的参观导览、文物内涵阐释及文博研学体验中,观众通过手势识别、全息虚拟触控,即可获取可视化、可体验的文化遗产全息数字演绎。
在各种高科技的加持下,文物们一改凝固千百年的面貌,仿如观众身边的你我他。当文物被赋予情感,“活起来”“嗨起来”,毋宁说是其中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沁润和扩散。(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