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情交往成为负担,年轻人如何“减负”

发布时间:2024-12-21 15:14:18 来源: sp20241221

  每逢过节,尤其是“五一”“十一”这样的“大节”,收到几份“红包炸弹”再正常不过了。如果还要亲自跑一趟参加婚礼,基本上一个月工资就要见底了。除了红包,亲戚、朋友、同事等还要时不时聚一聚,亲友过生日、来访接待等活动,也是时常会遇到的人情往来。

  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人与人通过赠送红包、礼物等社会资源来与他人保持联系,通过日常往来维持良好关系。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人的生活,既一向倚重于家庭亲族间,到最近方始转趋于超家庭的大集团;‘因亲及亲,因友及友’其路仍熟,所以遇事总喜托人情。”人情往来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有时人情负担实在太过沉重,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破局呢?

  首先,要学会建立人情账户。现实中,人们时常觉得人情负担很重,但是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自己每个月到底为人情开支了多少,这些支出占据自己收入的多少比例,很多人心里其实并不清楚。

  这种不清不楚的人情负担,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开支其实在合理范围内,只是因为觉得是被动花钱,心里感到不舒服;另一种情况,是人情开支已经让自己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况。人情往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情开支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因此,建立人情账户很有必要。

  这个账户,可以用来专门记录由于人情往来,自己收入多少、支出几何,相关支出占到自己总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在此基础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财务规划,设置必要的警戒线。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警戒线的高低也不一样。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是,蛋糕就那么大,不能让人情开支过度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一旦人情上的开支太多,就务必要想办法,让人情账户处于安全合理范围内。如果一段时间内活动集中,人情账户透支,也要尽快让账户回归良性循环。

  同时,这个人情账户不仅是金钱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人情不要攀比,人情也求不来。不管是亲友往来还是职场人情,该拒绝时要学会拒绝。对于很多人情来说,其实并不是非去不可、非送不可、非请不可、非帮不可。在接到一份邀请时,我们首先要对这件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基本判断,综合自己的时间安排、财务能力作出决定,而不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怕没面子”等理由徒受其累。为人情交往“减负”,首先要学会为自己的心态“减负”。要知道,拒绝一场职场聚餐邀请,并不会让自己从此显得“不合群”;用适当理由婉拒一位普通朋友的婚宴邀约,相信也会得到对方的理解。

  一个成熟的、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应当懂得从实际出发,建立好自己的边界和原则,这样反而会获得别人更多的尊重。当然,拒绝是要讲方法的,要学会平和地表达,真诚地说明自身难处和相关考虑。同时,要就事论事,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只是在拒绝这件事,而不是对人的拒绝和否定。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际交往中,人情世故很重要,但因为各种原因,也存在很多陋习和不合理之处。不论如何,我们不应该成为人情世故的奴隶,自己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真正的自由,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只要我们基于自己的现实处境,勇敢地“做减法”,忠于内心,而不是被外在的评价左右,不去讨好,才是真正的减负,也是自由的开始。

  (作者系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陈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