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文物|来听八千年前的远“骨”笛音

发布时间:2024-12-23 12:38:26 来源: sp20241223

有那么一些文物,穿越时空与今人相遇,却能莫名戳中我们的心。来自5000年前的“小猪”,造型呆萌可爱;羞于张口却不得不借裤子穿,是古人的“囧”;魏晋时期墓葬出土的画作,仿佛着急交作业一般略显“草率”……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记录,也有实证。博物馆如同“时光机”,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一起来博物馆看有趣的文物吧!与祖先的审美同频共振,你骨子里传统文化的DNA,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了?

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展厅。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展厅。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骨笛,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骨笛,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七孔骨笛吹奏的河北民歌《小白菜》音频,2001年录制。贾湖遗址博物馆

七孔骨笛吹奏的《沂蒙山小调》与《梁祝》音频,2001年录制。贾湖遗址博物馆

线条平滑、色泽光润、气质沉静。在河南,被称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常常引起参观者的惊叹。

它的发现与鉴定,是骨笛寻“音”的故事,也是探索礼乐文化乃至中华文明起源的故事。

贾湖遗址博物馆骨笛展厅。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遗址博物馆骨笛展厅。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两支骨笛。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两支骨笛。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1986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78号墓中,出土了两件有钻孔的骨管,当时的发掘人员不敢想象这是能发出声音的笛子。用碳14检测,贾湖遗址发掘出来的石制、骨制、陶制和贝壳制文物,都在地下埋了近万年。上万年前的先民为何要制作这样的骨管呢?

贾湖遗址博物馆先民房屋复原。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遗址博物馆先民房屋复原。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为弄清楚这些骨管的真实用途,河南考古所第一史前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居中等专家带着两件骨管前往北京鉴定。

见到这两件骨管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主任萧兴华认为,骨管的构造与新疆哈萨克族的吹奏乐器斯布斯额以及新疆塔吉克族的鹰骨笛差别不大,确定是一件乐器。这是贾湖骨笛首次被认定为“乐器”。

骨笛右侧音孔旁边的小孔,是用来调音的,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骨笛右侧音孔旁边的小孔,是用来调音的,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骨笛,中间可见先民的断裂修复痕迹,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骨笛,中间可见先民的断裂修复痕迹,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既然是乐器,它还能发出声音吗?

萧兴华带着骨笛来到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刘文金马上叫来管乐声部的几个演奏家前来试奏。笛子演奏家宁保生尝试着把骨笛与嘴唇呈45度倾斜,很快就吹出了基本音阶。

贾湖骨笛断面,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骨笛断面,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1987年11月3日,萧兴华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等音乐界专家来到郑州,用专业的测音仪器对6支比较完整的骨笛进行了音序测试。测试完毕,萧兴华还和同事徐桃英分别用斜吹的方法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骨笛相当准确的音高和坚实而又嘹亮的音色,使在场的所有人都大为震惊。

后经专家多年的测音研究发现,贾湖骨笛已具备五声、六声甚至完备的七声音阶结构,彻底推翻了“七声音阶外来说”和“笛子西来说”。贾湖骨笛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音乐史的发端。

这次寻“音”的故事告一段落,但贾湖骨笛的故事还在继续。

河南博物院。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河南博物院。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复制骨笛演奏。河南博物院供图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复制骨笛演奏。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2024年5月28日上午11时,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演奏厅座无虚席,演奏者晏文涛手持自己复制的骨笛,为当代观众吹奏起远古的回响。

乐团自2000年成立以来,对中原音乐文物进行复原研究,将古代乐谱、服饰以及演出场景进行舞台化复原和重构。截至目前,已复原重构从远古至唐宋时期古乐器30余种1000余件,发掘、演奏古曲近200首。

贾湖遗址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贾湖遗址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距舞阳县城20多公里,被列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贾湖遗址,已迎来新一次的考古发掘……

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影报道

策划:姚奕、常雪梅

记者:翁奇羽、王玉兴、郑昕桥、李志强、邵兰、李欣洋、周博

编辑:单芳、陈悦

海报:单芳

(责编:陈悦、刘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