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赏盛夏繁茂 觅一方清凉

发布时间:2024-12-15 11:51:08 来源: sp20241215

“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此时,风似乎藏匿了踪迹,声声蝉鸣中,热浪翻滚,雨水增多,大地开启“湿热交蒸”的夏日模式。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相较于小暑,大暑之时热力更甚,湿气弥漫。

安徽省太湖县,成群白鹭栖息于农田中,绘就田园画卷。刘辉 摄

安徽省太湖县,成群白鹭栖息于农田中,绘就田园画卷。刘辉 摄

《管子》曰:“大暑至,万物荣华。”民间亦流传,“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表示,从气象物候可看出,大暑的节气特点是高温湿热,这样的气候对稻作农业丰收大有好处。在暑热难耐的桑拿天,万物汲取蓬勃之力,沐暑气而奋长,展繁茂之态势,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枯草上的萤火虫卵化虫而飞,点点荧光闪烁,为夏夜增添几分神秘与浪漫;大地吸收了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变得湿润而肥沃,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湿热,天地间仿佛是一个大的蒸笼;雷雨天气愈发频繁,为大地带来一丝凉爽的同时,预示着季节更迭的脚步正在靠近。

大暑之际,大自然的变化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暑伏天,民间流传“饮伏茶”“晒伏姜”,以古法调和盛夏之燥。伏茶,一般汇集金银花、夏枯草等十多种中草药,一壶慢煮,清心宁肺,退却暑气;伏姜,则是将生姜切片或榨汁,佐以红糖,密封于罐,并晾晒至出伏,其功效在于驱逐体内寒气、湿气。

广东很多地方习惯在大暑时“吃仙草”,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其茎叶晒干后可做成消暑甜品烧仙草,带来舌尖上的一抹清凉;在鲁南地区,“喝暑羊”的习俗广泛流传,一碗羊肉汤温暖入喉,带走体内积热;福建莆田一带,荔枝、羊肉与米糟,成为“过大暑”的馈赠佳品,亲朋好友间传递的不仅是食物,更是浓厚的情谊与祝福。

让我们于盛夏的饱满中感悟生命的激情,拥抱每一个炽热而美好的当下,静候凉风徐来。

(责编:乔业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