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开拓发展新空间

发布时间:2024-12-16 06:23:03 来源: sp20241216

  王蒙在“春天一堂课”讲座现场。   王纪国摄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资料图片

  近年来,文学与影视、网络媒介相互介入,跨界融合,不断显现出新的文化活力,开拓出新的意义空间。文学作品的“出圈”、知名作家的“出镜”、中国文学的“出海”表现抢眼,这些颇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正重新诠释文学与生活的内在关系,在作品与创作者、接受者、消费者以及传播媒介之间建立起新的紧密联系,极大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品“出圈”—— 

  衍生文化热点

  文学文本一直是影视作品取材的重要来源,从古典名著到现当代名家名篇,不少都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成为影视经典。但换个角度看,这也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以及从输出端到接受端的单向模式。随着网络媒介以及弹幕、微评、短视频的流行,文学文本转化为影视的范围、过程、方式及其效果早已溢出既定模式,打破了“输出”与“接受”间的藩篱。在高度参与性、代入式的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借助影视“出圈”也带有一种再创作的化合效应,有效吸纳了跨领域、跨身份的新生代语言与生活体验,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文化现象和热点。

  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到文学界认可,然而它成为一个跨年龄、跨代际、跨专业的作品被广泛热议,则是到2022年由其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卫视和几大视频网站热播。制作团队的精良制作和多位演员的出色演绎,使这部历史跨度近60年的严肃文学转化为被各年龄层、成长经历各异的网友“一刷再刷”的大众文艺。在“全家‘聚看’《人世间》”的过程中,剧情和不断涌现的弹幕,沟通了长辈和晚辈的年代记忆,弥合了家庭成员间的代沟。《人世间》的现象级播放,也让“严肃文学”与“大众文艺”的标准悄然变化。再如热播剧《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讲述的是几位不同身份的年轻人在转型年代的奋斗故事,彰显出拼搏创新的时代精神。其主旋律题材、“网文”发表方式以及跨媒介的传播效应,昭示了文学“出圈”与化合的多样可能。前段时间广受好评的剧集《漫长的季节》以悬疑剧方式讲述东北往事,片名出自作家班宇的小说,“打个响指吧”的诗句,亦使整部剧弥漫着文学的隐喻与情致。尽管“悬疑推理”近来在各大视频网站成为新的流行爆款,但吸引大众的与其说是“本格推理”的解谜游戏,毋宁说是文学固有的、能让大众移情与共情的现实主义内核。

  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它所注视和反映的本就是生活的细节、历史的变迁、人间的悲欢,这种穿透所有圈层的现实关怀和心灵深度让文学从一开始就有了“出圈”的势能,而新媒介的化合让这种势能变为现实,并创造了“输出”与“接受”间的双向互动。

  作家“出镜”——

  更新传播形式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是启蒙式的,与救亡图存、启迪民众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因此经典作家的形象多是屹立于文学与文化史上的严肃面孔。在新媒体时代,伴随数字媒介、网络文化成长起来的“Z世代”已成为各信息平台的主力,信息共享、即时参与、多元互动不仅是年轻一代熟悉的互联网特质,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多元、活泼、平等、放松的姿态和文化氛围使其围绕经典作家的阅读、评价、交流与再解读,融入了日常化的生活情境和鲜活的个人视角。于是,经典作家的形象也不再是颇有距离感的教科书式人物。

  以鲁迅为例,在B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微博上,鲁迅也有自己的“超话”;在小红书上,鲁迅的经典语录被嵌套进不同的场景;能检索“鲁迅说过的话”的鲁迅博物馆在线检索系统走红后,一度因访问量过大而崩溃。年轻一代眼中的鲁迅,在自媒体平台上成为“金句王者”“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他笔下的阿Q、闰土、孔乙己等小说人物也被置于新的时代语境。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经典作家,固然是我们仰之弥高的一座高峰,但年轻一代也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接入鲁迅作品的入口,碰撞和激发出新的文化形态。

  当下活跃的作家也褪去神秘,以接受访谈、参加综艺、现身公众号或视频号等方式主动来到镜头前,将与文学相关的一切呈现给观众。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活动中,王蒙的“春天一堂课”让线上观看的网友大呼过瘾;高分综艺《我在岛屿读书》没有设置过多噱头,在余华、苏童、西川等老友们或激扬或沉静的聊天中,处处是文学;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莫言、阿来、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重返他们的故乡,为网友带去有关文学与故乡的独到思考;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沉静而略带忧伤的格调中,探寻城市与乡村、个人与历史的变迁。在各类视频画面中,网友捕捉到的还有作家鲜明的个性、情状以及“萌点”“笑点”,被截屏制作的余华、莫言表情包四处流传;多次参加演讲、脱口秀的刘震云被称为“被写作耽误的段子手”……从作品的“出镜”到作家的“出镜”,一定程度上内置了粉丝对偶像的观赏逻辑,也产生了文学“破圈”传播的新形式——由从作品到作家的阅读逻辑,变为从对作家个人的欣赏导向对其各类作品的兴趣和鉴赏。公众与作家、与文学的距离在拉近,对作家而言也是好事,它使后者更能充分感知不同群体和受众的生活状态和审美取向,从而借此接通现实,修正创作。

  “出镜”作为联通的中介,带来的是“老”作家踏出舒适区,“新”读者打破信息茧房,实现双向“破壁”的契机。

  文学“出海”——

  吸引国际目光

  新媒体时代,文学不仅在跨媒介、跨代际、跨圈层的过程中开拓出新空间,更以其开放姿态生成了一道跨越多元文明的新风景。随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入展开,在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方面,文学日益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文学“出海”风帆浩荡,风景万千,让世界看到了更为多样、有趣、美丽的中国。2020年4月,英国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讲述杜甫的生活与诗歌,并谈到“世间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在世界面临疫情共同挑战的时候,人们看见中国古代诗人走出东亚文化圈,为更广阔的群体提供精神慰藉,这既彰显了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也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中国文学的独特意义。

  继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刘慈欣凭《三体》获得雨果奖、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近年来中国作家在海外频频获奖,吸引了更多国际目光。2014年,麦家的小说《解密》推出英译本,在亚马逊销售榜单上位列世界文学排行榜第17位,成为国际畅销小说,这不仅反映了中国作品在海外广受欢迎,同时显示了在谍战、悬疑这个西方文学擅长的领域,中国作家独具的精彩构思和智慧。2018年,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推出英文版,吸引了西方诸多媒体和读者的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下,承载着中国古典浪漫、侠义精神的武侠小说正在引发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规模颇为可观,据《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统计,该年度“海外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海外本土作者60余万人”,有人甚至将中国网络文学列为一大奇观。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IP运营生态链,它不仅以充满想象力的故事、题材、架构、叙事吸引海外受众阅读、翻译、传播和催更,其业态模式也被关注和借鉴。从文化传播角度看,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已从主动输出变为海外受众自发追随、由衷喜爱的内驱模式。

  中国文学的“出海”,不仅是中国文化跨越国界的文化传播实践,更让中国作家有了从“到世界去”变为“在世界中”的切身之感。其中既彰显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关注度,也包含了对“中国与世界”想象方式的转变。海外读者的热情说明,中国文学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收到了有效回应和情感共鸣。

  “出圈”“出镜”“出海”作为近年来的典型文化现象,是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其紧贴受众、联通中外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