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9:21:44 来源: sp20241221
图①: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组织舰艇编队海上训练。 朱宇晗摄 图②: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特战队员搜索前进。 刘 爽摄 图③:空军地导某旅开展紧急抢修车辆特情处置。 刘 波摄 图④:第78集团军某旅组织实弹射击训练。 刘议闪摄
天寒地冻日,正是练兵时。全军各部队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刻苦开展训练,在风雪严寒中砥砺血性胆气、锤炼过硬本领,为打赢未来战争、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打牢坚实基础。
本期国防版,我们走进4支基层部队,记录和呈现一线官兵科学利用冬季严寒天气实战实训、苦练精兵的强军实践。
——编 者
第78集团军某旅——
迎风斗雪,锤炼过硬本领
本报记者 李龙伊
寒冬时节,祖国北疆某地最低气温跌至零下20摄氏度。凌晨时分,风冷如刀,急促的警报声响彻第78集团军某旅营区上空,一场严寒条件下战备拉动演练拉开战幕。
携行装具穿戴、武器装备领取、战备物资发放……该旅官兵快速响应,迅速按照预案完成行军梯队编组,以徒步机动方式向目标地域开进。山林雪野间,官兵们身着白色伪装衣快速行军,呼出的热气相连成雾,与茫茫雪野融为一体。
“前方侦察分队报告,西南方向500米处发现小股‘敌特’袭扰。”部队刚出营门不到10分钟,一场遭遇战便骤然打响,面对突发“敌情”,指挥员沉着指挥,迅速部署兵力,歼灭袭扰之“敌”。
“遭‘敌’空中侦察。”这边战斗还未平息,那边防空警报又突然响起。官兵们紧急疏散隐蔽,霎时消失在雪野之中。指挥员则一边使用观测器材观察周边情况,一边综合各方信息分析战场态势,迅速研判、调整部署。
两个小时行军过后,天空飘起了雪花,凛冽的寒风、复杂的地形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时刻考验着官兵。尽管防寒面罩与睫毛上早已满是冰霜,但他们依旧精神抖擞,密切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队伍中,几名官兵手持相机采集画面,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询问得知,他们是此次冬训的数据采集员。
“人员、装备、环境等各种因素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作战数据的更新采集至关重要。”数据采集员朱鲁军告诉记者,冬训中他们对人员耐寒能力、操作水平和武器装备性能底数、实射精度等作战数据资料进行更新采集,助力部队找准严寒条件对人员、装备的影响和对策。
雪越下越大,抵达某一休息地域时,官兵刚刚喘了一口气,“敌情”又至:“东北方6架‘敌机’来袭!”指挥员果断下令:“人员隐蔽!准备对空射击!”官兵立即疏散隐蔽在雪野中,防空分队立刻瞄准目标。接下来,“敌”卫星过顶、装备损坏、穿越“染毒”地段……行进途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打仗不分季节,战场不择环境。必须紧扣实战,才能不断提升‘打赢底数’。”该旅领导介绍,此次冬训按照课题式专项训练模式,依托陌生战场环境,重点对10余项冬训重难点课题进行训练攻关,全面提高部队严寒条件下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
协同演练,砺剑远海大洋
本报记者 金正波
冬日,渤海某海域波飞浪卷,寒风裹着雪花迎面袭来,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成都舰和开封舰组成舰艇编队,正向任务海域航渡。
“前方发现‘敌水面舰艇’!”急促的战斗警报骤然响起,一场演习拉开序幕。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编队官兵闻令而动,迅即冲向战位,进入战斗状态。
雷达飞旋,成都舰率先锁定目标,并将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传送至编队,开封舰根据目标信息调整航向,占领有利攻击阵位,准备发起多方位火力打击。
“发射!”编队舰艇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使用主炮对“敌舰”进行攻击。霎时间,海天之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在强大火力的持续攻击下,海面激起数道冲天水柱,“敌舰”被成功摧毁,从雷达显示屏中消失。
“保持警惕,持续观察海空动态。”作战指挥室内,官兵没有沉浸在一时的胜利中,而是不停搜索可疑目标。
“发现‘敌机’正向我近飞,遭遇强电磁干扰,跟踪不稳定!”作战指挥室内,键盘敲击声、收发指令声此起彼伏。
“施放烟幕!”编队指挥员根据当前态势,随即下达命令。只见编队舰艇迅速投放多枚发烟筒,烟雾覆盖海面形成遮蔽区,“敌机”占不到便宜,悻悻而退。
海上寒风呼啸,随着海面风浪渐大,急浪不停拍打着甲板。“锚定制胜未来战场,必须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利用复杂特情和环境提升海上作战能力。”该编队指挥员介绍,此次实战化演练,他们将战术作业想定和实际使用武器贯穿始终,设真设险训练环境,最大程度地缩短训练场与战场之间的距离,官兵不断在险局、危局、难局中磨炼意志、锤炼本领,不断锤炼复杂环境下应急作战能力。
“鱼雷来袭!”空中特情刚解除,又发现水下“敌情”。舰艇指挥员一边指挥舰艇实施大角度转向机动规避,一边组织实施水声对抗。
“发射!”随着编队舰艇指挥员令下,数枚水声对抗器材呼啸而出。少顷,声呐部位传来报告:“鱼雷噪声消失。”
战舰驰骋、砺剑海天。该支队作训科参谋说,此次演训,组织多艘舰艇在严寒环境下,开展编队舰炮对海射击、实射水声对抗器材、近距火力反击等20余项高难课目训练,全程随机嵌入临时导调特情,有效检验和提升指挥员决策指挥能力、官兵应急处置和协调配合能力。
空军地导某旅——
聚焦实战,决胜万里长空
本报记者 金正波
雷达飞旋、导弹起竖,附着在装备外壳上的雪花抖落在地……初冬时节,雪域高原某地气温已低于零下10摄氏度,西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在风雪极寒中展开,数个导弹阵地上号角吹响,上百名官兵携枪带弹奔赴战位。
雪雾中,野外开设的指挥所掩映其间,作战情报向这里实时汇拢,经过信息化处理,形成可视化图案呈现在屏幕之上。第一次担任主战号手的标图员刘佳鑫,手握尺笔,伏案在1平方米大小的地图上运指如飞,快速标记出空情方位,用一串串数据勾勒出弹道轨迹。
翻看训练日志,入冬以来,该旅就针对参谋业务、通信保障、目标快速搜索发现、抗干扰操作及快速机动转移能力等课目,开展了多场针对性专攻精练,严寒条件下应急作战水平快速提升。
骤雪飘飞,战车疾驰。刚刚领受指令的作训参谋王小隆,滚动更新作战方案预案,乘车转赴多个任务地域跟训督导,不时通过无线电进行临机导调。
“我方阵地受到雷达照射,方位暴露,立即机动转移。”收到危险信号,某营营长立即组织撤收装备、伪装防护、机动行军。数分钟后,所有装备车辆完成编组,碾过厚厚积雪,如钢铁洪流向预备阵地进发……
训练,就是实战;苦练,剑指打赢。挺进新阵地,寒风呼啸,土壤上凝结了厚厚的冰层,踩上去嘎吱作响。极端的环境、高强的任务,令战士毛虹宇有些吃不消,嘴唇发乌,大口喘着粗气。可略作停顿歇息后,他咬牙奔赴战位操控装备:“全营一杆枪,我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某营营长介绍,他们加强敌情预想变化,灵活开展特情处置,高难度课目逐个挑战,在跨昼夜考核中接连开展10余项实战化训练,官兵越是严寒越向前。
“发现‘敌机’!”部队刚刚展开装备,雷达方舱内传来空情,顿时,阵地上烟云四起,官兵们的战斗热情拉升到高点——“一定要把‘敌机’打下来”。
“嘣……”在全营官兵注视下,一枚导弹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的航迹,直扑靶标。数秒后,爆炸声传来,中远程作战距离拦截成功!
傍晚,气温已跌至近零下20摄氏度,执勤哨兵目光如炬,警惕地环顾着四周,不敢有丝毫松懈。
高原长空,电磁激烈对抗,较量无声;雪山脚下,导弹起竖矗立,长箭啸空……座座军营,冬季练兵热潮涌动。
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
挑战极限,锻造特战尖兵
本报记者 李卓尔
深冬的雪域高原,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藏东某地,武警西藏总队某支队特战队员接到导调号令后,全副武装奔赴郊外山区,一场反恐捕歼战斗演练迅即打响。
爬雪山、跨冰河、冲险坡……历经4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特战队员先后完成了武装越野、山崖速降等课目,顺利到达休整点。
然而,本应在休整点等待的后勤组却不见了踪影。原来,此次演练以“孤军深入歼敌”为背景,官兵不仅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区连续追踪数天,还要依靠自己完成野外求生,最终歼灭所有“蓝军”才算成功。
这让第一次参加演练的特战队员刘建坤始料不及,又累又饿的他没想到竟然连热餐都吃不上。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就是要能够应对所有突发情况。”小队长吴亚举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迅速将队员分为取水组、捕食组和生火组。
很快,取水组取来冰块,融化后再通过三角巾、木炭、棉花和纱布顺利过滤出饮用水。然而生火组却遇到了麻烦,由于空气稀薄,大家数次尝试钻木取火都只见丝丝火星,没能顺利生火。眼看休整时间所剩无几,特战队员扎西突然想到可以利用炽烈的阳光,通过凹凸镜生火。最终,大家分工协作顺利完成补给,并继续向山区腹地进发。
迎着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又是数小时行军,特战队员们终于在一处山洞附近发现“蓝军”留下的踪迹。通过无人机侦察明确火力点、人员数量、位置信息后,他们分组向山上包围,利用天然沟壑隐蔽行踪接“敌”,在爆震弹的掩护下,迅速突入山洞,打了“蓝军”一个措手不及,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捕歼战。
夜幕降临,连续作战10余小时的特战队员们早已接近生理极限。刚抵达宿营点,他们却又接到开展夜间抗压训练的命令。“仍有数名残‘敌’向西南河谷方向逃窜,命你部继续前出追击!”还未得片刻休整,下一场战斗又紧急打响……
在废弃土房中,大家需要在10分钟内对“蓝军”电话通联表、营地部署图等作战信息进行甄别记忆,并在试卷上作答。
“在高寒缺氧条件下,把条件设难、环境设险、情况设真,通过连续作业的方式,挑战特战队员生理极限,从而锤炼素质全面过硬、能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高原特战尖兵。”该支队领导说。
版式设计:张丹峰
(陶李、马玉彬、邓栋之、张凯、蒋国语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0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