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3:00:51 来源: sp20241224
使用收费App交作业,“自愿”还是“被自愿”?【一种说法】
丰收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校强制要求学生购买“升学 E 网通”App,每人收费580元。酉阳县教委发布情况说明称,该校高一年级确实存在运用“升学 E 网通”App 开展教学辅助的行为,使用费用为三年580元,采取自愿原则,未强制学生和家长购买。现已责令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开展费用清退,并将根据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依规依纪作出严肃处理。
上述情况说明称,经核查,该App 中课程资源、志愿填报、选课分科、生涯规划等服务资源均为免费使用,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在平台学习相关课程资源并推送作业,也是平台免费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平台还有部分个性化服务,使用费用为三年580元,采取自愿购买原则。也就是说,该App大部分服务是免费的,即便收费的个性化服务项目,也不存在强迫购买的情况。
一句“自愿”,似乎让这种App收费合理化了。既为学校“洗白”,表明学校未强制学生花钱购买使用,同时也为该App运营商证明采取的是自愿原则。那意思是说,既然是学生和家长自愿购买,就不能怪学校和App了,因为购买不购买,决定权在学生、在家长。从表面上看,学生自主选择权受到了尊重,但了解教育领域情况的人都清楚,有时学生的自愿其实是“被自愿”,老师统一要求,学生不得不听。
一方面,学生和家长一般都不敢得罪老师,老师的话,在很多学生看来就是“命令”。即便老师没有要求学生必须购买,但如果老师提出建议,学生也不得不听。另一方面,学生之间或家长之间,往往存在互相攀比和“不落人后”的心理,一部分学生花钱购买了App个性化服务,另一部分学生往往就不得不效仿,所谓采取自愿原则,往往就变成了普遍性“被自愿”。
不过,即便真的采取自愿原则,也是涉嫌违规的。2019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而据酉阳一中群聊消息透露,购买e网通的规定是经过学校认可、在学校全年级学生中推行的学习行动,带有“要求统一使用”的意味。
可见,所谓“采取自愿原则”,并不能为该App违规收费“洗白”。当地教育部门情况说明称“根据学生意愿开展费用清退”,也让“自愿”二字充满疑点——如果学生真是自愿购买,也就不用开展费用清退了。这或许从侧面说明,所谓“自愿”,实为“被自愿”。虽然教育部等八部门文件规定,“推荐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但“自愿”作为教育类 App收费的理由和借口终难服众。
部分教育类App敢于违规向学生或家长收费,主要原因还是涉事学校和教育部门失职失责。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门文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规范教育移动应用的进校管理,如果有关方面尽职尽责,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操作,就应该不会出现收费App进校园的现象。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