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下管网建设使出“绣花功夫”(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4-12-15 09:28:54 来源: sp20241215

  核心阅读

  结合新老城区实际,建设综合管廊,推进管线入地;搭建统一平台加强日常维护,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及市场作用,降低建设成本……

  近年来,重庆市多措并举加强地下管网建设,为群众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地上,公路交错纵横;地下,管线编织成网。

  山城重庆,地形起伏不定,地下管网较一般城市更为错综复杂,如何编织好地下这张网?重庆分类施策,一手抓老旧管网改造,一手抓综合管廊修建,使出“绣花功夫”,借力科技手段,努力避免地下管网反复开挖,不断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

  建设——

  新城区建起综合管廊

  老城区推进管线入地

  重庆中心城区西部,一座新城——重庆科学城正拔地而起,驱车路上,天朗气清,昔日井盖、电线杆不见踪迹。路面之下,别有一方天地:综合管廊约一层楼高,两层楼宽,两侧电力、通信、供水等管线秩序井然,空气与室外无异。

  据重庆科学城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肖宜源介绍,综合管廊设置于地面以下约10米深处,由钢筋混凝土构建,可容纳水、电、通信等多种管线,分为综合区和高压区。综合区内,供水管道居中,两侧墙壁支架上,通信网络线路分层摆放,如同商店货架商品,高压区入廊管线则整齐放置高压电缆。

  以前,水、电、通信线路各自埋在公路两侧地下,发现问题难、检修成本高。“遇到漏水或断电,每次都要像拉链一样反复挖开公路,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莫天柱说。由于年代久远,工人对管线不熟悉,有时施工不小心还会影响其他管道。

  如今,有了综合管廊,哪根管道出了问题,走进地下综合管廊查看,一目了然,检修简单方便。运用智能化设备后,摄像头抓拍完自动分析,还能准确提醒故障地点。

  2016年以来,重庆在梁平、云阳等7个区县启动综合管廊建设试点,截至2024年3月,累计开工干支线综合管廊158.8公里,投入运营干支线综合管廊77.2公里,开工和建成长度均在省级行政区中位居前列。

  综合管廊虽好,但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综合管廊占用空间大,适合较新的城区,与道路一同建设。”莫天柱说,重庆分类施策,在高新区等新开发区域建设综合管廊,在老城区则结合旧城改造稳步实现管线入地,逐步改进。

  在江北区五里店街道万丰工校片区老旧小区,陈旧架空管线大量废弃、无人回收,加之网络、光纤等新兴管线设施逐渐增加,“空中蜘蛛网”越织越密。于是,江北区住建委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时,同步推进通信线缆入地工作,并协调四大通信运营商,充分利用旧有地下管道,先建新、后剪旧,将空中所有通信线缆全部入地,美化城市又方便检修。

  维护——

  收集管线信息

  搭建管理系统

  地下管网既要科学建设,也要精心管理。

  以往,由于地下管线复杂,管理部门不同,互不了解,同一段路可能反复开挖。“道路开挖一小段,碰到的地下管网就有十几条。”一名施工项目负责人说。

  重庆市住建委收集各类管线信息,建设管线保护管理系统,并研发“e呼通”平台,方便大家互相沟通,让地下管线一目了然。

  前不久,渝北区新牌坊三路需要检修一段自来水管,项目工作人员使用“e呼通”平台,发布工程信息,申请了解路段涉及地下管线位置、走向等情况,系统自动匹配相关权属单位,并要求各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是否涉及本单位所辖管线、是否有同步建设需求等,沟通效率大幅提高。

  “精准了解地下管线走向后,我们小心施工,避免伤害其他管线,在管线附近采用人工开挖,其他区域则机械作业。”项目工作人员表示,有运营商反馈有同步迁改需求后,两家单位协同施工,减少对交通和群众影响,迅速完工。

  自2020年重庆启动“e呼通”建设以来,平台已注册管理部门335家,权属单位521家,建设、施工单位157家,反馈信息上万条,第三方事故量大幅下降。

  精心管理,还要向科技借力。检测机器人在地下管道爬行,路面上“驾驶员”通过平板电脑就能实时观看管道内壁检测画面。

  “就像照CT一样,检查地下管网不用再开挖路面、派工人下井。”中建二局西南公司綦江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母淞文说,过去传统开挖管道需要1个月,现在大概4天就能完成,成本也降低三四成。

  制度方面也在不断完善,重庆出台针对综合管廊管理的省级政府规章——《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综合管廊管理制度体系。

  提效——

  完善配套政策

  降低建设成本

  四山夹三槽,重庆中心城区可分为三大槽谷,老城区主要位于中部槽谷,东西槽谷主要是正在建设的新城区。

  “综合管廊的优势明显。新建城区可结合需求推广应用,提前做好规划,结合新建道路同步推进。”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何强表示,综合管廊一次性投入大,每公里成本高,但从长远来看,综合管廊可避免管线扩容修复时反复开挖道路,统筹运维管线,安全性高,能有效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

  建设费用较高是综合管廊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阶段,政府要发挥主要作用,运营阶段,则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向供水、供电和通信等管廊使用单位收取‘租金’,包括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既要争取收回建设成本,也要考虑管廊使用单位租金压力,尽量寻求最佳平衡点。”何强认为,在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还可建设紧凑型管廊及缆线管廊,降低建设成本。

  除了政府投资,重庆还创新综合管廊投融资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予以支持,发放超长期、低利率贷款。如开州区综合管廊一期总投资4.8亿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社会投资人为中建五局和中建隧道联合体,国开行重庆分行为该项目发放贷款2.18亿元。

  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完善综合管廊建设投融资、产权管理等制度框架,明确各方责任义务,规范管线入廊收费标准,减轻各地财政负担,更好地建设维护综合管廊,为群众和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9日 1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