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孙峰:脚踏技术实地 仰望创新星空

发布时间:2025-01-07 18:16:44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西安5月1日电(张远 庞玲玲 权子昂)在孙峰办公室内,白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A4纸,上面详细标注了各项工作流程和质量管理策略。作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孙峰也是全国劳动模范,看似不善言辞的他,谈起工作来却滔滔不绝。

图为法士特生产车间。张远  摄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以重型汽车变速器、汽车齿轮及其锻、铸件为主要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出口基地,其重型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

  “一路走来,我想留下自己的印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做出创新,为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贡献一份力量。”孙峰说,当产品出现问题后,自己从不将原因简单地归咎为现场没做好,而是追究起两个“为什么”——为什么没做好和为什么做不好。

  “没有人想把事情做坏,更多的情况是想做好但没做好。”在他看来,技术服务工程师就是为生产服务、为一线工人提供做好产品的条件而服务。做好技术服务就要发现表象下隐藏的真问题,以真正解决现场的困难。

  如何发现表象下的真问题?孙峰借鉴精益生产理论,在生产的全环节不断强调“三现”——现场、现物和现实。他说:“出现问题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接触实物、了解实际情况。唯有这样,才能做出最直接准确的判断来解决问题。”

图为孙峰(右)在指导技术工人。张远 摄

  在对日本的出口件中,出现了包装箱垮塌的问题。出于环保,日方要求产品必须使用纸箱包装和运输,而不是常用的木箱。然而,当堆叠过高时,纸箱便存在垮塌的潜在风险。经过压力测试,使用的纸箱本可以满足日方最初多层堆叠要求。

  经过对当地仓库的现场考察,发现实物并不像实验一样堆叠,有的甚至堆了6层。因此,孙峰及其团队基于现场的发现,重新设计了强度更高的一体式折叠纸箱。在满足客户要求方面,孙峰总结说:“我们不能只简单满足他的要求,更要去现场走一走、看一看,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创新首先要学习先进经验,然后将其消化吸收,在这个基础上面去改良创新。”谈到创新,孙峰有自己的心得。

  “原来我们同步器粘接采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方式,高温固化的环节工人用不了一小时身上就湿透了。”孙峰介绍。在这种制造方式下,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效率也不高。

  发现真问题后,孙峰带领着技术团队和设备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攻关。将裁剪、分离和粘接变为自动化的过程,不仅提升了效率,更使工人脱离了原来恶劣的工作环境,解决了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职业关怀。

图为孙峰(右)在指导技术工人。张远 摄

  除了生产工艺的创新外,孙峰近年来也不断关注着产品的创新。重型车在制动过程中,时常面临“刹”不住的真问题。为此,孙峰及其团队负责持续改进一种液力辅助制动产品。该液力缓速器是一个在传输过程中“做减法”的装置,巧妙解决了轮毂因过热产生热衰减,而无法通过摩擦减速的问题。

  “创新不能只‘朝前看’,还需要‘向后看’。在不断反思中总结真经验。在真经验的引导下扬长避短,创新之路方可行稳致远。”孙峰珍惜“吃”过的每一次亏。

  在近30年的工作经历中,有两个“第一次”,孙峰至今仍历历在目。

  刚入职的头一年,第一次做出废品。在干铣床这道工序时,临下班装了最后一个工件后,就没有接着加工。下午一上班,一开机器,这件产品就废掉了。由此,孙峰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做好所有的检查,确保条件满足后再干活。

  成为工艺员后,第一次做出批量废品。当时孙峰承担了一项试制美国出口件的任务,有一道工序在滚齿加工时不太顺畅,所以需要反复调整底座。而当时为了方便,孙峰只进行了局部压紧。在后续的加工时,出现工装移动,后面的将近80件都全部成为废品。这次的失误给孙峰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他总结道:所有的过程都应该是有头有尾的,不能只认为前面合适了就好,工作只有在全部零件加工完成了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

图为法士特生产车间。张远 摄

  “我不认为说出自己犯的错误有什么丢人的。”孙峰谈起自己的失误很坦然。他认为,反思是一个技术人员精进技术的最好手段。不管做得好还是不好,只有总结了,才能保证自己犯过的错误不再犯,然后获取具体的经验。

  成了技术专家,有什么问题大家都爱向孙峰请教。时间长了,孙峰就成了工作中的“教科书”。

  “技术人员一定不要怕吃亏,要多学、多用”“要再认真一点点,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孙峰跟同事们交流的时候,总不忘记这样提醒年轻人。他说,工艺人要继承老一辈的宝贵经验,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更要打破思维的束缚,发挥各种形式的创新,将“新鲜”的知识活学活用。(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