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

发布时间:2024-12-24 02:22:57 来源: sp20241224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刘微)1月25日,由国家图书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试点工作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启动仪式上,国家图书馆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的13个相关省(自治区)的省级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协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共同启动项目,标志着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启资源建设。

活动现场通过短片放映、史诗民歌讲唱、口述史访问场景还原、专家交流等形式展示了该计划在云南省开展试点工作的成果,反映了该计划的意义价值和工作方法,展现了云南省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和基诺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独特魅力。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研究馆员刘东亮,现场对基诺族老者和独龙族家庭进行了演示性口述史访问,讲述了两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新时代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典藏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巴莫曲布嫫和普米族歌唱家、全国人大代表茸芭莘那分别登台发言,讲述了参与此项工作的心得体会与所见所闻。

现场展示了基诺族竹筒乐奇科、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独龙族舞蹈歌《过年调》、布朗族弹唱、普米族叙事歌《熊巴佳佳》、阿昌族民歌、怒族叙事歌《创世纪》、景颇族史诗《目瑙斋瓦》等节目,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与北京观众见面,作品呈现出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场涌动着中华民族美美与共的活力。

人口较少民族指我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口较少民族普遍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其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主要以口头传统形式作为载体进行存续,存在文化传播能力弱、口头传统流失快、产业基础薄等问题,面临着文化传承的困境。因此,国家图书馆于2018年启动了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该项工作主要围绕28个人口较少民族开展口述史、民间文学、民歌、民间知识等口头传统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对这些口头传统进行影音记录和典藏,并向社会提供服务。目前,已在云南省开展了试点工作,对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样例和参考。2023年,中央财政经费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正式立项,在全国13个相关省份的省级图书馆和相关机构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共同推进此项工作开展。

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将充分发挥图书馆存续文脉的职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保存和记录好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记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责编:杨曦、吕骞)